

今年以来,为了同时抓好规模化干线公路建设攻坚项目和公路全面养护及大中修工程,贵州省毕节市公路管理局大力引进和应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高标准、高质量打造畅安舒美干线公路。
在326国道威宁县黑石头至杉木箐公路改造项目观摩现场,来自贵州省交通系统的代表纷纷对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性成型施工工艺点赞。在现场,水泥撒布车、水车、冷再生机、重型压路机等一字排开,通过顺序操作,短短几分钟,一段崭新的水泥稳定基层路面就展现在大家眼前。
“以前修1公里路至少需要半个月,现在使用先进设备一般情况1天可以修两公里,且当天铺路,当天能使用。”毕节公路管理局相关技术人员介绍说,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性成型工艺实现了全自动的机械化操作,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升了路面施工速度。重型压路机用于压实一次性成型路面,压路机设置了智能数字系统,用传感器实时收集路面压实度、强度等相关数据,一旦数据与标准设置不符合,系统将提醒操作人员及时纠正。
据了解,今年毕节市公路管理局国省干线管养里程达1500余公里,目前已完成大修任务51.42公里,完成中修任务151公里。“十二五”期,由该局担任业主的国省道改造、改扩建工程项目有11个,建设总里程共368公里,截至7月底,总进度已完成70%。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状况,该局大力提升道路养护的科技水平,先后引进路面冷再生机、水泥撒布车、路肩墙滑模摊铺机等先进设备,同时,创新施工工艺,广泛推广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成型、路肩墙和防撞护栏滑模一次成型等工艺。
在新材料应用方面,通过对比传统筑路材料,结合干线公路建设的发展需求,该局率先在省内引进了钢波纹管涵、在沥青面层施工中添加抗车辙剂以及使用橡胶沥青,尤其是抗车辙剂以及橡胶沥青的应用,解决了老路改造过程中的不少难题。
“四新”技术的应用,打破了毕节传统公路建设常规,大大提升了公路建设的科技含量,既保证了公路工程质量,又有效保障了施工进度。
来源:《中国交通报》2015年8月17日第六版 作者:张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