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媒体聚焦

不畏严寒战艰险

发布日期:2012-03-01 00:00 作者:萧静 来源: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字号:    
   乌江是云贵高原上的一条大江,是长江上游右岸最大的支流,是贵州最大的河流和“黄金通道”,历史上,“天险”二字却像一个魔鬼一样始终缠绕着乌江,给人一种不可逾越和恐怖的感觉。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几代航道人的努力,“天险”逐步变成通途。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乌江航运建设和发展被列入国家规划的“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高等级航道之后,贵州省也将乌江确定为“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并于2010年开展实施。该项目按照通航500吨级船舶的四级航道标准建设航道431公里,贵阳开阳港、遵义乌江渡等8个重点码头共15个500吨级泊位。同时建设通信、海事巡航安全救助、航标以及航道管理维护等支持保障系统工程。项目总投资近6亿元,建设工期为五年。该工程由贵州黔航交通工程公司负责施工,工期紧、任务重,2012年春节,施工人员都一直战斗在工地上,笔者所闻,于是走进乌江施工点进行了采访。
 
乌江上过元宵
 
工地上过节
 
    2012年春节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元宵节,笔者来到了位于遵义县乌江镇贵州黔航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中标承接施工的航道一标施工工地。
  下午三点过钟,笔者到达该工地项目经理部所在地。下了车却不见一个人影。笔者进入该项目部在当地铁路道班租用的一个院子。奇怪的是,进入大院后发现里面仍然空无一人,人呢?
  笔者掏出手机,拨通了贵州黔航交通工程有限公司项目部安全负责人毛登喜的电话后才知道,他们全部都在工地上。笔者又驱车到达工地现场。迎接笔者的只有该公司项目经理、2010年贵州省劳动模范李永贵一人。李经理告诉笔者,这几天乌江电站发电较有规律,水位较低,是施工的好时机,虽然是元宵节,也只能在工地现场接待笔者。
  由于是元宵节,工人们比平时下班早些。五点半开始陆续回来。回来的每一个人,第一件事就是洗脸洗脚换衣服。虽然气温只有7度左右,他们在工地上几乎都只穿两件衣服,回来盥洗后必须加衣。
  六点正,忙碌了半天的炊事员和一名来工地探亲的家属将热气腾腾的美味全部端上饭桌。在不到30个平方的“餐厅”里,总共摆了四张餐桌,每张桌子上有12道菜,十分丰盛。
  大家有说有笑,有的拿酒杯,有的摆筷子,有的互相招呼让座。还有两个20多岁的年轻人在外面负责放鞭炮,还不停地问,可以放了不?仿佛这里根本不是远隔家乡几百公里的深山峡谷,每个人的脸上都堆满了笑容,就像是在自己的家里和亲人一起过节一样。
 
挺进纸牌滩
纸牌滩填路作业
 
   航道一标,就是乌江(乌江渡~龚滩)航运建设工程构皮滩枢纽变动回水区航道整治工程第一个标段。该标段位于遵义县乌江镇,第一个断面上距乌江电站1.3公里,该项目最大的施工难点是地处峡谷河道,要修建9公里的进出通道,还要填修20多处过河道路,两项工程耗资近百万,用时三个多月;另一个难点是受乌江电站发电放水影响较大,该电站不发电时,水位极低,施工容易;发电时,半个小时内水位就会升高几米,电站发电又无规律可循,也不会通知施工单位,人、机安全隐患十分严重。他们只得派专人冒着严寒24小时守候在电站坝下。一旦发现放水,立即电话通知工地迅速撤离。等到停止发电水位下降后又进场继续施工,如此昼夜循环。
  李永贵经理带领贵州黔航工程公司30名员工,于2011年10月进入工地,想各种办法,抓住每一个施工时机,加班加点,利用小风钻、潜孔钻、挖掘机等各种已有的机械设备,通过四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完成了洗柴、小幺、于龙洞三滩近2.8公里施工航段,钻爆疏浚合计约4万立方,把乱石穿空、恶浪滔天的原始状况彻底根除。并按计划于2月初进入施工方量最多、施工场地最窄、施工难度最大的硬骨头项目--纸牌滩。
  纸牌滩全长900米,两岸全是直立的悬崖峭壁,河内崩岩阻塞河槽,上口右岸有大暗礁严重壅阻水流,水急浪高,两岸崩岩阻碍水流,尤以右岸进口石盘缩窄河床过甚,导致枯水比降陡、流速大。该滩需要清炸明礁1540立方米,暗礁17000多立方米。为此,工程还专门斥资70多万元购买了一台新型的履带式潜孔钻。由于该滩环境复杂,船舶无法通行,人员机械只能通过在岸边炸取大量石料推入河中填出道路后方能进入。目前,通过半个月的施工仅推进10余米。
  贵州黔航交通工程有限公司项目部30个员工,为了抢进度抢工期,绝大多数施工人员自去年进入工地后就没有回过家。工程质检部负责人、黔航工程公司最年轻的高级工程师陈杰,孩子出生不到月余就告别家人来到工地。同样是另一家公司从事工程施工的妻子满月后不得不带着孩子和老母亲上了工地。有着两个女儿的安全部负责人毛登喜也只能通过电话和远在赤水的家人沟通联系,其妻还因他没在家而取消了30岁生日宴。技术负责人黄元贵因身体原因,每天早晚都要自己注射一次胰岛素。据项目部李永贵经理介绍,从去年腊月开始,就有家属陆续来工地探亲,直到正月十五,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属都来过工地。只有他的爱人因身体不好不能到工地,只能靠电话互致问候。
 
鏖战大塘口
  
 大塘口施工现场
 
    乌江(乌江渡~龚滩)航运建设工程航道第二标段构皮滩枢纽回水区变动段航道整治工程共包括红岩滩、三脚石滩、油篓滩、腰滩、干沟滩、猴洞滩、大塘口滩、羊塘滩、桃子台滩等9座滩险及2个过渡段。该项目部在施工前对整个施工场地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分析,在综合考虑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及航道条件、料源、民风民俗等施工条件的情况下,结合施工要求和实际情况,精心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立足于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规范化,集中力量突击重点、难点工程。
  大塘口滩距上游乌江渡18.5公里,系上段峡谷出口,河面较宽,右岸受小溪洋水河干扰,主流靠右行驶,由于弯道的作用,在左岸形成缓流、回流区,上游携带的砂卵石常落淤开阔河段,形成卵石碛坝或江心洲,水流顶冲下深槽河岸后急转,航槽十分弯曲,航道游移不定,施工难度较大。
  由于该滩工程量大,施工环境复杂,需要抓石船、运石船、异型长臂挖掘机、潜孔钻等一系列施工机械。船机及大型设备需要通过45公里陆路运输,还要经过14公里的原始航道水路方可到达标段内。另外,该滩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处于遵义、开阳、息烽三县交界,是典型的“鸡鸣三县”之地。
  项目部进场后,兵分几路。一路联系设备,一路探索设备运输路线,一路协调周边关系,还有一路准备施工材料。各路人马在高级工程师、项目经理秦治云的指挥下进入紧张施工阶段。
  每个班每天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无论天气如何变化,即使是零下几度,只要水位达到施工条件,他们都要进行施工作业。今年春节前一段时间,正是大塘口滩施工的最后阶段,此时也是气温最低的时候。送到工地的饭菜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吃完,否则,一旦凉了就无法下咽。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工人们的最大愿望就是洗个热水澡,睡个好觉。
  通过两个多月的鏖战,完成了疏浚1844立方米,疏炸17891立方米,把原来的原始河道改变成了规范的等级航道。
    
决胜太平口
航道一标洗材滩夜间施工(毛登喜 摄)
 
    思南太平码头工程是乌江(乌江渡~龚滩)航运建设工程重点项目之一,地处黔东北国土开发整治区中心地带,建址区位于乌江东岸,上距思南县城两公里,属蓄水后的沙坨库区;为设计船型500吨级内河码头,设计年吞吐量24万吨,年客运量60万人次,含客货运输两个泊位,工程概算投资2139万元,建设工期590天。
  贵州黔航交通工程公司中标后,派出何志诚这个在贵州交通建设领域奋斗了二十多年、具有十分丰富码头建设经验的高级工程师,组建了技术、管理力量强悍的项目经理部。
  项目部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制定了《水泥仓库防潮措施》、《模板维护及存放措施》、《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等具体管理措施。在加强现场监管的同时,建立了专门档案进行统计分析。对土石方开挖中的弃方设置专门弃土场,要求弃方后坡脚不留深坑积水隐患,坡面修整顺直,顶面碾压密实平整不积水,弃方结束及时防护以防水土流失。
  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他们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和“安全优先,不安全不生产”的工作原则,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关爱生命的安全生产理念,对思南码头施工全过程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通过近一年时间的拼搏,他们顺利完成了80%的施工项目。项目部也因管理科学、安全规范、质量优秀被推荐为贵州省水运工程“平安工地”示范项目。据了解,该项目至少可以提前5个月交工验收。
 
                                                            来源:贵州日报15版 时间: 2012年03月01日 作者:廖世凯
折叠

角色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