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媒体聚焦

遵义“四补”建设资金到位

发布日期:2012-08-20 18:07 作者:李黔刚 来源: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字号:    
 
 
  本报讯  2010年,贵州省遵义市实现了100%的镇(乡)通沥青(水泥)路、97%的建制村通公路,新增1052个村通公路。截至2011年年底,该市农村公路总里程已接近24000公里,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遵义市在继续实施农村公路“两通”工程(即通达、通畅工程)的同时,着力提高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大力推进通村沥青(水泥)路建设工程、农村公路升级工程等。为突破资金瓶颈,遵义市采取财政缺资贷款补、征地拆迁缺资镇村补、修路缺资投劳补(一事一议)、“三电一水”拆迁资金短缺部门补的“四补”办法,多渠道、全方位吸纳建设资金,遵义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了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意见,规定市财政每年每公里1万元补助农村公路建设;县级财政配套资金每年每公里不低于15万元补助农村公路建设。与此同时,各地党委、政府探索建立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增长机制,加大投入力度。该市道真县县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并出台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考核奖惩办法,从制度上、机制上保证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工作顺利开展。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以来,遵义市投入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近30亿元,建设通村沥青(水泥)路1600公里,改造危桥4座,实施农村公路升级工程3个,共计200公里。目前,遵义市拥有农村客运班线1222条、农村客货运车24000余辆,农村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逐年提升。
 
来源:《中国交通报》2012年8月20日第七版 作者 :黄久贵
 
折叠

角色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