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媒体聚焦

《中国交通报》:贵州威宁:小康路加速农业发展现代化

发布日期:2015-08-19 10:14 作者:李黔刚 来源: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字号:    
 
 
 
     沿着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行走在贵州威宁县现代高效示范农业园区,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土地流转 千亩菊花开
    近日,吕家合村年过六旬的张大爷在地里小心翼翼地给一株株万寿菊秧苗施肥盖土。“1公斤9毛钱,有搞头。”张大爷将家里10余亩土地,全部种上了万寿菊。
    2013年年底,威宁县启动了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草海镇作为主要区域之一,大力发展精品水果、万寿菊、蔬菜种植等高效农业。与此同时,匹配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快速推进。时隔不久,一条27公里的环草海公路打通,离县城11公里的郑家营村,乘车到县城由之前的两小时缩短至半小时,从此告别无公路的历史。
    路通了,威宁高效农业得以蓬勃发展。仅吕家合村万寿菊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吸引了全村三分之一的农户加入,规模从去年的500亩扩大到1000多亩。找到发展方向的吕家合村民,还将依托草海景区带来的人气,建设一批农家乐和农家山庄,把来往的游客留下来。
    据统计,2014年威宁高效农业园种植万寿菊5000亩,年均亩产鲜菊花2吨,共计10000吨,实现产值900万元;2015年,威宁县已有11个乡镇4500多户农民参与种植万寿菊,种植面积2万余亩,预计实现产值380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益将增加1000元以上。
    萝卜白菜自成品牌
    路通了,传统优势产业也得到更大开发。对此,郑家营村村主任赵松颇有感触:“畅通的公路扩宽了白菜萝卜的销路。”
    郑家营村,典型的高原气候,一年四季盛产优质的白菜和萝卜。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一旦遇上下雨季节,只能眼睁睁看着白菜萝卜在土里烂掉。即便赶上好天气,由于土路路面狭窄,只能用拖拉机分装上大货车,到贵阳往往要一整天。如今,经销商主动上门收购,4小时就到贵阳。由此,威宁萝卜品牌越打越响,成了广西、云南一带的家常菜,甚至在老品牌云南萝卜的地盘,也打下了一方市场。
    流动超市生意旺
    农村公路的畅通鼓足了村民们的创业激情。如今,随着威宁县传统农业产业的升级、新兴农业的兴起,村民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他们在路边建了新房,买了新车,赚钱的路子也越发多样。
    看着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赵雕祥特别高兴:“路通到哪里,我就卖到哪里。”他每天天不亮就进城,批发满满一车新鲜蔬菜水果,然后沿着公路售卖。“流动水果超市”生意虽小,但效益不错,村子里50多人纷纷效仿。如今,他的业务范围已拓展到50公里开外的凉山村,平均每月能挣5000多元。
    “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威宁县凝聚各方力量,通过“银—政—企”合作模式,大力提升了境内小康路通达率,截至2014年年底,全县建成通村沥青(水泥)路1343公里,覆盖510个建制村,实现建制村小康路通畅率82%。2015年,继续深入推进通村沥青(水泥)路建设,启动实施863公里,覆盖117个建制村,到年底,全县将建成通村沥青(水泥)路达2206公里,实现39个乡(镇、街道)627个建制村小康路通畅率100%的目标。
                                                                 来源:《中国交通报》2015年8月17日第七版 作者:孔峰 熊昌华
折叠

角色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