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媒体聚焦

贵州日报:高速修到苗家寨 ——县县通高速集中采访凯雷高速见闻

发布日期:2015-12-28 22:31 作者:李黔刚 来源: 贵州交通宣传教育中心 字号:    
 
 
 
  本报记者 刘力维 陈毓钊实习生 郑理谦
 
  12月27日,阳光明媚,“县县通高速”采访团沿凯里至雷山高速公路一路畅行,只20分钟就抵达了雷山收费站。
 
  “咦……呀咯喂…….”一下车,大家耳边传来宛转悠扬的苗歌。收费站一侧,苗家阿哥阿妹身着节日盛装,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高速公路开通,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抚今追昔,脑海里响起《铁路修到苗家寨》的旋律,50多年前苗乡群众庆祝铁路通车的喜悦似乎就在眼前。从通铁路到通高铁,从通公路到县县通高速,苗乡的交通条件已然大变样。
 
  凯雷高速公路全长21.9公里,于12月24日建成通车。凯雷高速公路的开通,使得从凯里市区到西江千户苗寨的车程从40分钟缩短到15分钟,到雷山县城的车程从1小时缩短到25分钟。雷山正式融入凯里“半小时”经济圈。
 
  至此,黔东南州16个县市全部通了高速,全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13.5公里。
 
  对雷山来说,这是一条旅游路。
 
  雷山是我省的旅游大县,旅游是当地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知名度极高。
 
  “凯雷高速全长不到22公里,却穿越了13个苗寨,将西江千户苗寨、雷公山等景区和周边的民族村寨串联起来,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在雷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韦通贤看来,凯雷高速为盘活沿线旅游资源,加快雷山县旅游向“快旅慢游”的转变创造了条件。
 
  凯雷高速通车四天以来,雷山收费站每天的车流量就约达2300辆。
 
  “交通大环境的改善对旅游的贡献是直接而快速的。”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公司总经理石芳对此深有体会。
 
  2007年以前,黔东南州只有3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05.6公里。2007年,西江景区接待游客不到2万人次,旅游收入300万元。
 
  到2014年,黔东南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82公里,西江景区当年接待游客272.5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1.36亿元。西江景区村民人均收入从2007年的1700元增长到2014年的9400元,其中70%来自于旅游。
 
  “凯雷高速通车最大的意义在于,使西江苗寨景区快速地与邻近的高铁站、机场等交通运输节点实现了衔接。”石芳说,以后四面八方的游客可以通过高铁加高速、机场加高速等方式快速抵达景区。
 
  打开新通道,树立新目标。企业对于高速公路带来的变化是充满期待的。石芳坦言,2016年景区将会把凯雷高速通车作为西江苗寨对外营销推广的一大亮点和优势来宣传。
 
  窥一斑而知全豹。2014年以来,黔东南州共有5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沪昆高铁贵阳以东路段也于今年6月建成投入运营。成效立竿见影:2014年,黔东南州旅游接待人数3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4.75亿元。预计2015年,这组数字将变成5200万人次和近400亿元。
 
  黔东南州州长冯仕文感慨:“过去,有人说因为交通封闭落后让黔东南保存了完好的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如今,是交通的改善给黔东南旅游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冯仕文表示,继县县通高速之后,“十三五”期间黔东南州将全力构建“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为支撑、县乡公路为脉络、小康路为基础”的公路网体系。2016年计划投资150到160亿元,用于公路和水路交通建设。
 
来源:《贵州日报》 2015年12月28日 一版
 
折叠

角色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