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媒体聚焦

《中国交通报》:全寿命节能低碳 全方位绿色管理 ——聚焦贵州盘兴绿色公路主题性项目

发布日期:2016-04-18 11:21 作者:刘叶琳 来源: 贵州交通宣传教育中心 字号:    
   
▶路面径流处理保护了水源地水体安全。龚小荣 摄
   
    近日,记者从贵州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交通运输部绿色公路主题性项目盘县至兴义高速公路预计于今年11月建成并全线通车。届时盘县、兴义两地车程将从现在的3小时缩短为1小时。
    盘兴高速公路途经地区地质条件复杂,长陡纵坡多,还包含煤矿带和生态敏感区,绿色建设要求很高。贵州盘兴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简称盘兴公司)充分利用已有资源,节约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探索特殊地质条件下绿色低碳公路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养护思路和方法,实现总节能4.9万吨标准煤,替代燃料油6.1万吨标准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8万吨,建设期能耗量下降44%,碳排放量下降40%。
 
节能降耗
弃砟再利用 热水器“烧空气”
 
    贵州省山高谷深的地形特点决定了公路桥隧比高——盘兴高速公路全线共有隧道13条,桥梁54座,服务区3处,收费站8处,无论是建设期还是运营期都要消耗大量能源。为此盘兴公司提前布设电网,采用施工区集中供电方式,降低了建设期的耗电量;采用油改气、弃砟再利用等措施进一步实现了公路全寿命周期的节能减排。
    贵州是我国南方产煤大省,煤系地层分布广泛,随着西部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公路隧道不可避免地穿越煤系地层。煤系地层是隧道建设中的不良地质条件,工程中除了要解决瓦斯泄漏等安全问题,还面临大变形、塌方及冒顶等难题,施工风险高、难度大、能耗多。针对部分路段穿越煤系地层的情况,盘兴公司在大山隧道、城关隧道建设中采用隧道铣挖与爆破联合施工、自然光导入隧道照明、隧道零开挖进洞等众多特色技术,既保证了施工安全,又大大减少了能源消耗。
    隧道挖掘免不了产生弃砟,为了将弃砟变废为宝,盘兴公司将20万立方米的弃砟加工成机制砂,用于路面铺筑。这种机制砂具有安全、耐久的优秀属性,不但实现了弃砟再利用,还使盘兴高速公路能够应对较大的交通量和大比例的货物运输,减少后期维修重建,实现全寿命周期的节能降耗。同时,盘兴公司在隧道采用光伏照明、通风智能控制系统,附属设施房建的照明全部采用LED灯,有效减少了运营能耗,充分体现节能优先的特色。
    为了减少收费站、服务区的日常运营能耗,盘兴公司选用了以空气为热源的空气能热水器。有了这种“烧空气”的热水器,无需燃料投入就能用上热水,还没有污染物产生。此外,盘兴公司还计划使用风光互补照明系统,利用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组件构成发电系统,通过蓄电池存储电能,让服务区和收费站用上清洁高效的能源。
   
保护生态
收集利用120万立方米表土
   
    盘兴高速公路途径地区石漠化严重,土地资源极其珍贵。为此,盘兴公司将项目沿线表土资源收集利用,实现了取(弃)土场的有效复垦及生态恢复。目前,盘兴公司已收集和利用了120万立方米的表土资源,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结合隧道弃砟量大的特点,盘兴公司将弃砟分级筛选,尽量利用,从而减少占用耕地。
    盘兴高速公路途经珠江上游生态屏障区,涉及木浪河水库水源保护区、马岭河峡谷—万峰湖风景名胜区、贵州兴义国家地质公园等水源及环境保护区,生态环境敏感,水资源保护的状况直接关系到贵州生态屏障区的保护成效。按照设计方案,盘兴公司不仅对全线服务区实施污水处理与回用,还对典型路段路面进行径流处理,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水体安全。在服务区、道路沿线种植了乔木、灌木等碳汇植被,彰显出绿色环保的项目特色。此外,盘兴公司还计划在全线20个预制场安装养生用水循环利用系统,不仅可减少用水量 80%以上,而且可有效减少建筑用水直接排放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目前已有16套系统建成投运。
   
优化管理
BOT+EPC保证节能与安全
   
    盘兴高速公路采用了BOT+EPC模式,这在我国西南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非常具有代表性。贵州省近几年约50%的高速公路建设均采用BOT模式,探索该模式下的绿色公路建设模式不仅具有广阔的应用与示范空间,而且将引领未来我国绿色公路建设发展的新方向。BOT+EPC模式一方面可将由政府主导的节能减排工作转化为企业的自愿自觉行动,另一方面,BOT+EPC模式,尤其是在设计单位、盘兴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并运营下,实现了设计、建设与运营全过程中实施主体利益的高度一致,保障了绿色公路的设计理念在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并在规划设计、材料采购、施工工艺选择与建设运营管理等各阶段工作中高效贯彻执行,最大程度地保证公路建设节能减排与质量安全的统一。
    为了让绿色的理念深入人心,盘兴公司对项目管理人员及各标段主要负责人开展了绿色公路建设理念、政策的教育与宣传,参加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的绿色公路专题培训。截至目前已开展培训18项次,1257人参加,绿色循环低碳管理能力明显提升,绿色循环低碳管理、生产、消费理念得到宣传和深化。
    此外,依托盘兴高速公路项目,盘兴公司印发并实施了《贵州盘兴绿色公路施工设备能耗管理办法》《绿色低碳管理工作大纲》《绿色施工管理制度》等制度条例,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公路建设的有效管理模式;重点开展了《贵州省高速公路瓦斯隧道设计技术指南》等节能减排技术指南的研究与制定,为以后类似项目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本报记者 李黔刚 通讯员 韩光钦
来源:《中国交通报》2016年3月25日第八版
折叠

角色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