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媒体聚焦

畅安舒美高速路 幸福通道伴君行

发布日期:2020-01-20 14:10 作者:赵子明 朱骋 袁琨 余瑞琦 熊雪娇 来源: 贵州日报 字号:    

前言

1月15日,在贵州省委改革办举办的“2019年度贵州省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评选”中,由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推荐的《“四个三”扎实推进新时代最美高速创建》案例,与全省百余个优秀案例一同参与评选,最终以580428票位列第三名。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引领下,我省持续实施全省高速公路建设“三年会战”、新时代高速公路建设五年攻坚决战等行动,截至2019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7000公里(省际通道达22个),夯实了我省西南陆路交通枢纽的地位。

为深入推进我省新时代交通运输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省交通运输厅按照省政府巩固提升“多彩贵州·最美高速”创建工作部署要求,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最美高速公路创建工作,不断完善机制、改造硬件、提升软件,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创建行动中“三强化”“三行动”“三目标”“三通道”等“四个三”是创建工作核心要求。

脱贫篇 “三通道”铺筑幸福之路

近年来,在决战脱贫攻坚的步伐中,贵州高速公路开启新时代“黔货出山”的快捷通道,人畅其行,物畅其流。黔贵大地,各式绿通车、各型货运车各行其道,畅通无阻。

在最美高速创建过程中,省交通运输厅充分发挥高速公路作为通行网络中的骨干优势,开辟出黔货出山、就业扶贫和全域旅游三大扶贫通道。

各高速公路服务区将贵州出产的烟酒茶以及地方农特产品纳入超市和便利店集中出售,采取O2O模式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销售。同时在安顺龙宫、黎平肇兴等服务区共举办了百余场助推脱贫攻坚农产品的展销活动。我省现有89对服务区设有农特产品专柜专区,服务区数亿元的销售额背后是各贫困地区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黔货品牌美名亮起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省交通运输厅通过对贫困家庭的青年进行培训,帮助其上岗就业,交通运输服务开辟出就业扶贫的通道,一个人就业实现一家人脱贫,脱贫增收“吹糠见米”。

从江县加勉乡是全省100个一类极贫困县乡镇之一,省交通运输厅通过定点帮扶,安排从江县加勉乡贫困人员参加学习培训,培训合格后将他们安排到附近收费站、服务区、停车区就业,并鼓励全省各高速公路经营单位向沿线贫困群众提供环卫、商品销售员等岗位,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以就业促脱贫。

2016年以来,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加油站、停车区共向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62万个,解决了3.54万人脱贫增收问题。

贵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多蕴于山水间,交通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助推旅游扶贫的重要途径。

省交通运输厅与省文化和旅游厅建立交旅融合联席会议制度,以交旅融合丰富贵州全域旅游的新通道,立足路旅、路景打造,重点明确了湄潭东服务区、开阳服务区和龙宫服务区等10对“山地旅游+服务区”和坝陵河大桥、鸭池河大桥等10个“山地旅游+世界名桥”项目试点。

目前,全省所有5A级和部分4A、3A级景区均实现了半小时上下高速;周边旅游资源丰富的服务区开设有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和旅游专线服务;连续3年实行旅游旺季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高速公路五折通行优惠,全省高速公路年均车流达2.86亿辆/次,年均接待旅客6.545亿人次。

交旅融合成为贵州旅游“井喷式”发展的助推器,带动沿线贫困人群实现创收。

出行篇 “三行动”打造畅安舒美

“贵州的风景真漂亮,到处山清水秀,高速公路干净整洁,途中休憩的服务区独具特色,我都误以为是景区,让人印象深刻。”从广州自驾来贵州旅游的王先生一家,点赞着贵州高速公路和服务区独特的美。

2015年以来,省交通运输厅以“一条大道、两路风景、三季有花、四季长绿、常年洁美”为目标,在全省范围有序开展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区)独立加油站改造升级行动、“四违”整治行动、标识标牌规范行动等三项行动,着力打造贵州高速公路层次多样、结构合理的“绿色长廊”。

通过实施区站改造行动,贵州省高速公路服务区不断完善区站汽修、公厕、餐饮、娱乐、体验及专门停车位(区)、第三卫生间、母婴室、汽车之家等公共服务功能和个性化、人性化配套设施,以满足司乘人员休憩、消费等多项需求。

目前已完成服务区改造(停车区)49对、独立加油站16对、收费站72个,“厕所革命”行动完成改造厕所114个。2017年10月,铜仁服务区及惠水服务区获评3A级旅游厕所,金银山服务区获评2A级旅游厕所,营造出“文明出行、文明如厕、文明服务、文明执法”的良好氛围,着力解决“停车难、如厕难、加油难”三个问题。

如今,高速公路之旅,“脏乱差”已成为记忆,“洁净美”就在眼前,实现“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游”的新体验。

通过实施“四违”整治行动,对高速公路沿线违法构(建)筑物、违法广告、违法摆摊设点、违法加水点,发现一起取缔一起。在全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的常态性巡查排查中,违章违法违规无处遁形,实现了行驶中的通畅、安全、优美。

近年来,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公安及地方政府累计开展“四违”整治行动315次,拆除违法构(建)筑物576处31848平方米,打击违法摊点3926次、取缔436处,治理违法加水点929处,拆除违法广告3152块。

通过标志标牌专项规范行动,累计排查不规范标志标牌2875处、整改2875处,整改率达100%。

保障篇 “三强化”助推提等升级

停车进入贵定县昌明镇天福服务区,一把悬空的巨型“茶壶”引人注目,尽显倒茶迎宾的动感,倾泻而出的“茶水”注入碗杯,仿佛闻到了飘散着的悠悠茶香,这一创意感十足的“茶具”寓意贵州丰富的茶元素,引得游人纷纷驻足观望拍照。

天福服务区的改造升级结合当地茶产业,围绕“茶香天福”的品牌概念打造以茶为主的茶旅综合体。“茶香天福”是省交通运输厅创建的44个高速公路特色服务区之一。

“茶香天福”“酒乡仁怀”“桃源铜仁”“红色久长”等一个个特色鲜明、业态丰富、景美质优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应运而生,正是省交通运输厅根据各条高速公路车流量分布情况,以功能拓展、特色经营、品牌打造为着力点,按照“一区一品牌、一区一特色、一区一文化”的思路进行改造升级的成果。

为努力实现高速公路从单一的出行功能向交通、生态、旅游和消费等复合功能转变,省交通运输厅强化联动协作机制,完善省、市、县三级创建工作联席制,与文明办、交通运输、公安部门、发改、自然资源、旅游发展、市场监管等10多个部门共同聚首协调部署,通力协作共创共建。

为确保创建有序、有力开展,省交通运输厅着力强化经费保障机制。2016年以来,省级累计投入创建工作经费772万元;投入服务区改造8.09亿元、停车区(独立加油站)0.8亿元、收费站0.5亿元。

同时,还强化检查考核机制,把创建工作纳入全省精神文明创建考核内容,每年会同省文明办、公安厅等成员单位对经营服务业主、地方政府和高速交警、路政执法等单位创建工作进行检查考核。

奋进篇 “三目标”深化创建成果

“开车累了,就喜欢在服务区坐坐歇歇,现在服务区环境好,到处干净整洁,品品茶吃点东西,感觉很舒服。”跑长途运输的李先生每次路过铜仁服务区都会停车进入驾驶员休息室缓解疲惫。

随着创建行动纵深推进,创建标准高质量提升,省交通运输厅瞄准星级服务区目标,在完善区站硬软件和服务功能的同时,制定省级示范(优秀)区站评选办法和标准,率先在全国开展省级示范(优秀)服务区、收费站评选活动,同时积极参加“全国百佳示范服务区”“全国优秀服务区”创建评选活动,打造了一批推得出、叫得响的示范(优秀)区站品牌。

久长、水洋湾、金银山等6对服务区多次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百佳示范服务区”,惠水、乌江等36对服务区被评为“全国优秀服务区”,在全省评定了16对省级示范服务区、36对省优秀服务区,37个省级示范收费站、72个省级优秀收费站;13条“多彩贵州·最美高速”文明大道。

殊荣背后最重要的还是带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优质体验,老话“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但在贵州高速的旅程中没有这种顾虑,弯道取直、快速通畅,休息环境舒适优质,出行多了一份闲情逸致,多了一份喜乐心情。路遇难题,拨打12328综合服务电话,路政、交警、运营部门都会第一时间赶到排忧解难。

绿色和智能是交通发展的趋势和终极目标,为此,创建行动瞄准智能高速目标。高速公路沿线车流量观测点、气象站,服务区、加油站、停车区、便民服务频道等所有公共服务点全系引入视频联网监控全覆盖,安全、安心,稳稳地安全感。一旦发生拥堵,平台即刻精准调度交通、交警、经营单位、应急处置等“一路多方”,这正是交通强国试点所要提升高效运输流的坚强支撑。近年来,全省高速公路沿线共建立车流量观测点816个,气象站143个,推送车流量、天气、地质等信息753015条。

瞄准优质环境目标。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市场管理、物价、食品安全等部门定期或是不定期对区站超市、便利店、餐馆等经营性店面进行检查,每年对区站经营性店面进行指导和监管12次以上,要求经营“同城同价”。
 此外,建立“最美高速·952找到啦”失物招领平台,为乘客找回失物16.2万余件,现金156万余元。

在地方特色服务区打造中,省交通运输厅牵头择优引进独具地方特色名优小吃,与全省22家名优特产品供货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让游客在服务区就能率先体验地方独特美食、第一时间感受“舌尖上的贵州”。

满意度测评:便民设施得分高

2017年、2018年,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委托国内专业第三方测评机构共同开展“贵州省高速公路满意度测评”,通过线上与线下并行方式,共搜集样本18000份。

测评结果显示,105个服务区中77个得分在80-90分之间,27个得分在70-80分之间,服务区总体满意度得分为82.63分,司乘人员对贵州高速公路的整体满意度较高。

贵州高速公路着力打造层次多样、结构合理的“绿色长廊”。 敖显模 摄

与蓝天碧水相映成趣的“茶香天福”服务区。 徐雁 摄

贵州高速公路打通脱贫攻坚新通道。 于文 摄


责任编辑 韦景全

折叠

角色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