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国脱贫攻坚大决战的冲刺时刻,公路建设一刻也未停歇,贵州公路人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做好先行保障。
位于贵州省西北高原腹地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一条让困难群众走出山乡的脱贫致富路、小康路,由原定40天工期提前了10天建成贯通。公路建到哪里,哪里就有公路人的足迹;公路建到哪里,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公路建到哪里,哪里就有党的旗帜在飘扬。
9月21日,历经一个月的夜以继日与克难攻坚,由贵州公路建设养护集团下属安顺公路建养公司实施的S220云贵至格拉河改扩建项目k55+800至k59+871段提前保质保量完工。该公路是威宁自治县西北部乡镇通往云南省彝良县的重要出省干线,也是助推黔货出山,加快威宁自治县贫困山区脱贫的致富大道。
解行路难 民心所盼
威宁自治县是全省9个深度贫困县中任务最艰巨的,是贵州贫中之贫地区,也是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9年以前,全县140多万人口中,有24.37万人处于贫困状态,贫困发生率达到22%,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威宁自治县虽然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煤炭、煤层气、铅锌矿、铁矿等矿产资源以及太阳能、风电能源,还是“南方马铃薯之都”和“荞麦之都”,但交通基础设施薄弱,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难以发挥,导致威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改造项目施工路段所在的云贵乡位于威宁自治县西北部,距离县城约90公里,是威宁最偏远的乡镇之一,脱贫任务急、重、难。云贵乡居住着汉、彝、苗、回、布依和维吾尔等多民族村民,支柱产业以种植烤烟和蔬菜水果等传统农业为主,但公路通行条件极差,中大型货车无法通行,村民种植的农产品等只能用小三轮车载着,徒步推车到几十公里外的集镇上销售,往返一趟耗时耗力,极其艰难。
长久以来,交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基础设施落后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瓶颈。“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人人皆知,也成了威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群众改变生存环境,改善生存质量首当其冲的期盼。
跨越乌蒙 攻坚“天路”
为助力夺取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全面胜利,加快威宁自治县脱贫摘帽步伐,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支持毕节试验区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大对威宁自治县公路交通建设投入。除已建成通车的威宁中水至石门坎高等级公路外,S220云贵至格拉河改扩建项目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也是建设难度最大的一条。
威宁自治县地处乌蒙山麓,平均海拔2400米左右。群山起伏,如浩海腾波;峡谷深陷,如刀切斧削。在这些地方修路,难度可想而知,S220云贵至格拉河改扩建项目几乎都是在山巅施工,当地百姓称之为修“天路”,纷纷为施工队伍竖大拇指点赞。
材料困难怎么办?威宁自治县云贵乡方圆数十公里都没有公路材料拌和站,上千吨油砂不得不从60多公里以外的云南彝良县“进口”。
施工路段地质结构复杂,挖方难度极大,公路一侧就是深达百米的格拉河河谷,谷底还居住着村民,开挖的过程中稍有闪失就可能伤及群众。项目经理部对此十分重视,制定了科学施工组织方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出行安全的同时,保证施工有序进行,战晴天、斗雨天,“白加黑”“五加二”,抢抓有利天气快速推进施工。
面对复杂的施工条件和严峻的挑战,贵州省公路建设养护集团下属安顺公路建养公司展现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和决心,在今年国庆节前完成项目施工,为祖国71岁华诞献礼。
在誓师大会上,安顺公路建养公司党支部负责人周维忠率全体参建人员在党旗前宣誓:党员先锋、确保安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硬朗的16六个字是对党旗的庄严承诺。
公路建到哪里,哪里就有党的旗帜在飘扬,安顺公路建养公司组建了贵州公路建养先锋党员突击队,包括中共党员、全国交通行业技术能手。贵州省劳动模范鲍安富担任队长,队员中有全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柴显文、全省公路标兵张晓哲。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党员突击队的团结带领下,项目一线参建人员自觉增强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每一米公路倾尽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哪里有困难,党员马上到位,哪里有缺口,党员先锋队员马上顶上去,无论哪个环节缺员,都有共产党员的身影。技术人员、机械操作手、一线工人被这样的氛围所感染,都会自告奋勇迅速补位。
在这种旗帜鲜明、齐心协力,团结奋进的施工氛围之中,一条蜿蜒于乌蒙山间的“天路”得以量质并举地顺利完成。
情系群众 共同筑梦
公路建设是一项关系人民福祉的民生工程,是帮助落后地区困难群众摆脱贫困,发展致富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党员先锋攻坚队在抓工期、抢进度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因地制宜为当地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项目负责人安排专人统计就近没有收入来源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情况,在需要农民工辅助施工时,第一时间安排他们从事技术难度低、危险系数小的工作,创造就业机会,增加他们的收入。
为安顿好临时工的生活起居,在物资并不充裕,驻地条件较为紧张的情况下,项目部租用了10多个集装箱,为临时务工群众建了一个简单的家;为构筑和谐的路群关系,项目部为出入不便的群众修建辅路并做好平角搭接,为留守空巢老人修建了便民台阶。如此种种,公路建设者们的善举感动了沿线群众,更深化了党和人民的鱼水之情。
如今,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公路穿山越岭,一头连着田野的梦想,一头通向城市的繁荣。“作为国有企业,将继续履行使命担当,不断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持久发力。”贵州公路建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飞说道。
展望未来,在高原公路建设养护的战场上,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将永远高高飘扬。
施工单位挑灯夜战
责任编辑 董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