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媒体聚焦

桥瞧经济圈系列一

发布日期:2022-08-16 15:56 作者:莫欣欣 来源: 当代贵州 字号:    

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

过去10年,“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在绿水青山间建成18座世界级桥梁通联八方。

通,则顺,只见桥上人便其行、货畅其流。

联,则兴,且看飞桥打开黔货、黔景八方市场。

一架飞桥,一头连发展,一头连民生。

桥、大桥、特大桥,正以不同长度的半径,在黔贵大地铺展开来,释放发展潜力。

在贵州,桥梁既是高速、高铁等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桥为点,路为线,人流、物流、信息流在此间快速流动,画出一个个活力迸发的经济圈。

经济圈内,是不断奋斗的贵州人民因桥加速的幸福生活。


万桥飞架“画”出幸福生活

提要:一架飞桥,一头连发展,一头连民生。“快捷”“互动”“创新”,这3个关键词背后,不仅展示着贵州桥梁带动经济发展,也展现全省群众因桥收获更便利、更开放、更发达的生产生活方式。

安顺黄果树坝陵河国际低空跳伞邀请赛现场(李林 摄)

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

过去10年,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的贵州,在绿水青山间建成18座世界级桥梁通联八方。

桥梁带来的“快捷”“互动”“创新”3个关键词背后,不仅展示着贵州桥梁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变现自身聚合流量的永续发展势头,也展现全省群众因桥收获更便利、更开放、更发达的生产生活方式。

桥、大桥、特大桥,正以不同长度的半径,在黔贵大地“画”出一个又一个活力迸发的经济圈。

经济圈内,是不断奋斗的贵州人民因桥加速的幸福生活。

“画”大交通出行圈,“快捷”成生活关键词

自古时起,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便为贵州群众之间的交流设置了重重关卡,遑论联通各省。宋人赵希迈在《到贵州》诗中写道:“涉历长亭复短亭,兼旬方抵贵州城”。

建桥,成为贵州打开交通困境的必由之路。

“十三五”期间,全省交通运输系统不断打通“交通大动脉”、畅通城市“毛细血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由5128公里增至7607公里;出省通道由15个增至22个,与周边5个省(区、市)均实现3个及以上通道连接,省会贵阳到其他市(州)中心城市实现高速公路双通道连接。

桥的身影,在高速路网八方通联中时时可见。

仅黔南州瓮安县与贵阳市开阳县之间,就有两座大桥为沿线市民出行加速。

2013年7月,西接贵阳开阳毛云乡,东连黔南瓮安建中镇的清水河大桥开工修建。2015年12月31日正式通车,贵阳至瓮安的路程由原来的160公里缩短至36公里,加速推进贵州实现县县通高速进程。

进入“高速时代”,贵州人民出行的脚步更快了。

2018年3月30日瓮开高速开州湖特大桥正式开工建设,2021年12月31日24时建成通车。至此,瓮安县至开阳县的行车距离由110公里缩短为48公里,行车时间由2小时40分钟缩短为46分钟。贵阳、贵安、安顺、黔南一体联动协同发展新格局加速形成。

如今,瓮安市民在2小时内可通达贵阳市区,尽享省会城市生活便利;国内快递经黔南龙里·贵州快递物流园处理后,3日内即可收货。

清水河大桥和开州湖特大桥为市民带来的快捷生活,是贵州桥梁“画”大交通出行圈的一个缩影。据统计,目前贵州桥梁共2万余座,让贵州成为畅通的“高速平原”。群众交通出行圈越来越大,人流、物流快速流通,群众的幸福生活更快抵达。

“画”好区域经济圈,“互动”成发展关键词

当前,贵州省全力推动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支持建设“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遵义都市圈,并着力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经济圈区域合作,以此大力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桥梁,则成为区域经济互动的“黏合剂”和“加速器”。

以毕节水潦铺大桥为例。曾经,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群众想要去四川,必须要绕道七星关区林口镇或者清水浦镇,耗时1小时以上。

2016年,水潦铺大桥由毕节市七星关区与四川泸州叙永县双方联合投资近900万元修建,该桥于2017年8月正式通车,成功打通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与四川贸易往来堵点。如今,生机镇群众5分钟就能到达四川。

“大桥建成,从生机镇运输水果到四川节约了三分之二的时间。现每年有数千吨生机镇的水果通过水潦铺大桥运往四川,黔川群众之间的互动也更为频繁。”生机镇党委书记吴世渊说。

连接川黔两镇的水潦铺大桥仅是贵州桥梁“画”好区域经济圈的代表之一。增加城市空间互动、促进城际经济交流、畅通对外开放通道……贵州桥梁架设在黔山秀水间,让区域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速。一个个经济圈在加速中不断向外扩大,以更快捷的方式与世界市场相拥。

“画”出路衍经济圈,“创新”成未来关键词

路衍经济,即“交通+”,指依据交通网络点多、线长、面广的自然属性和对区域经济的拉动、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对沿线经济要素的集聚、扩散而衍生的新经济业态。

目前,贵州桥梁路衍经济方向主要有交旅融合、“服务区+”及乡村产业等。

平塘特大桥+生态,2年撬动露营经济。作为世界第一混凝土高塔桥,2019年12月30日通车运营的平塘特大桥自带“粉丝”基础。依托特大桥知名度和平塘气候温和湿润的优势,黔南州平塘县天空之桥服务区设置房车露营基地。

“今年3月以来,每天多则有40余辆房车使用,少时也有10多辆。”天空之桥服务区工作人员李晚秋说,服务区免费提供用电、热水和澡堂等服务,外地游客十分喜欢此种形式避暑。

坝陵河大桥+蹦极,10年撬动运动经济。2009年12月23日通车运营的坝陵河大桥桥面至坝陵河水面370米,凭借此高度,2012年起连续举办低空跳伞国际邀请赛。2018年坝陵河大桥落成蹦极项目,2019年10月1日,作为世界最高蹦极点的坝陵河大桥蹦极项目开始正式对外营业,2个月吸引600余名游客前来打卡。

2020年11月25日,安顺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布《安顺:一带、四区、多点 打造黄果树坝陵河大桥极限运动休闲度假区》,提出将以坝陵河大桥为主打造极限运动带。截至目前,除蹦极外,坝陵河大桥还推出空中漫步、空中不倒翁等惊险刺激的娱乐项目,深受游客喜爱。

2021年1月5日,在“跨越大发展·谱写新篇章——‘十三五’贵州交通建设迈上新台阶”新闻发布会上,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贵州交通将实施“435”计划。其中,“3”指补齐公路路网、综合枢纽、水上运输3个短板,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枢纽,着力打造路衍经济、枢纽经济。

挖掘贵州山地特色、生态及文化优势,贵州桥梁带动周边区域衍生广阔发展天地。

一架飞桥,一头连发展,一头连民生。

高桥之上放眼望,贵州风景正好。


折叠

角色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