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平,1971年11月出生,织金人,199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12月退伍,现为毕节市公路建设养护有限公司员工。
高平先后在56283部队历任副班长、班长,1992年11月,退伍安置在织金公路管理段火烧寨道班从事公路养护工作,历任火烧寨道班班长、普翁道班班长。2019年4月参加公路养护运行机制改革进入毕节市公路建设养护有限公司。2005年10月,毕节地委、行署授予高平“地区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06年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2008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12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201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2年12月当选织金县人大代表和毕节市人大代表;2018年8月当选贵州省工会第14次代表大会代表并荣选为贵州省总工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2019年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2024年1月获“中国网事·感动贵州”2023年度人物。
高平,以一个普通公路人的执着情怀,尽心尽力地搞好本职工作,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不平凡的奉献者之歌,创造了突出的工作业绩。
名副其实的劳模,这是和高平一起工作过的所有同事对他的一致评价;忙起来就见不到人,是高平的至亲对他甜蜜的抱怨;踏踏实实的好人,是受过高平帮助的人对他的朴实赞美。在他身上,我们看到公路人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看到了扶危济困、乐于助人的人间大爱。
参加工作30余年来,一直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勤奋工作,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努力提高业务技能,并把养路技术传授给同事们。虽然岗位一再变换,但高平如铺路石一般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工作精神从来没有改变。
高平2019年参与公路养护运行机制改革流转到毕节市公路建设养护有限公司,也将他的匠心精神和劳动精神带到公司,在他的模范引领下,公司职工以品质工程建设为目标、以劳模精神为指引、以专业敬业的工作态度圆满完成了公司一个个的项目建设。
高平在劳模光环的照耀下,没有停止自己工作的劲头和脚步。相反,他在工作岗位上越干越勇,展示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和模范人物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要是有人跑去问他作为全国劳模有何感想,他多半只会涨红着脸,说不出什么“漂亮话”。
2022年初,贵州省全境受恶劣气候影响,织金县农村公路部分路段不同程度出现路面凝冻、结冰现象,任毕节公路建养公司农村公路养护项目部织金分部负责人的高平积极投入到抗凝保通行动中,为群众战冰雪护平安。几乎每天都要去路上撒盐、撒砂,防冻防滑,护送过往车辆安全通行。集合的时间是早上6点,大家都会在5点半吃早餐,吃完早餐准备集合出发的时候,常常看见高平满身风雪的从外面回来,大家都知道,他不是“起晚了”,而是早就起来把所有材料、工具都准备好了。
高平当过人民子弟兵,知道军民鱼水情的重要性,在路上工作每天都要和附近群众打交道,必须搞好关系。春节,高平听说附近村寨有七、八个留守儿童,父母都没法回家过年,孩子们得自己准备年货。高平就自己掏钱,置办了大米、猪肉、菜油等送到孩子们的家里,让孩子们过了一个开心年。
他组织力量为普翁乡新民村修建了一条长1公里、宽4米的泥结碎石路,并进行义务养护维修,随时保持安全畅通,大大方便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出行。
郭海乐家住房被大风吹垮,正值寒冬,一家人泪眼汪汪,不知所措;是高平给他家买了一吨建房急用的水泥,并送去了腊肉、粮食等帮他解决迫在眉睫的生活困难、顺利渡过了难关。
快到春节了,他得知当地一些村民生活十分困难,和妻子商量后,将自己家养的两头肥猪宰杀后分别送给4个村寨的29户五保户、贫困户,同时还为每家送去10斤大米,让这些的村民心里感到暖暖的。
龙场镇箐脚村民组和普翁乡岩脚村大坡村民组有10多户村民因遭受旱灾,长期断水。高平租赁小货车利用下班的时间为他们送水,缓解了村民们的用水困难。高平觉得,送水只能解决燃眉之急,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他义务出资为普翁、火烧寨原道班附近群众修建了三座水井,解决了上千群众的吃水难问题,受到当地百姓由衷感激……
自担任安盘配套项目副经理以来,高平始终坚持做到踏实工作任劳任怨,立足本职安全第一,积极带头严于律己。期间遇到了疫情防控、夜间施工、脱贫攻坚及质量管控等困难和挑战,在与项目同志密切配合下克服了诸多困难,将挑战化为机遇,助力工程队的技术创新和经验总结。圆满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定下的各项指标。
高平同志始终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团结带领项目部职工,坚守初心使命,不负组织和公司期望,发挥着老黄牛、孺子牛、拓荒牛的精神,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更大贡献。
高平常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了有价值的人生,不在于获得多少奖章荣誉。我们是公路人,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路养好,对得起单位和组织的信任,对得起人民群众的支持。”
向榜样的力量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