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日趋完善。交通投资保持高位运行,全年完成综合交通投资超千亿元,其中公路投资较年初目标超额完成100亿元,“十四五”规划公路水运投资目标完成进度超过97%。重大交通项目加快推进,建成金仁桐等4个高速公路项目258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9042公里;建成普通国道278公里、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356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2700公里,公路总里程突破22万公里。铜仁至吉首铁路开工建设,盘兴、黄百、瓮马南北延伸线项目有序推进,距离“市市通高铁”目标更近一步。贵阳轨道交通S1线开通运营,总里程达149.04公里。乌江渡-龚滩三级航道工程实现开工建设,建成后有效提升水运通航能力。威宁草海、黔北德江、盘州官山机场项目进展顺利。荔波高铁、茅台双龙智慧物流园等综合客货运枢纽建成投用。启动“十五五”交通运输规划研究编制工作。
(二)服务重大战略实施有力有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项目进展顺利,纳(雍)至兴(义)国高纳雍至晴隆段、贵(阳)至北(海)国高贵阳至平塘段、沪昆国高贵阳至安顺段扩容工程形象进度分别达98%、70%、80%,道真至武隆、六枝至安龙等高速公路项目加快推进。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支持实施普通国省道项目65个1137公里、乡镇连接公路改善提升项目115个1653公里。大力推广以工代赈,带动务工就业5.12万人,提供农村公路护路员公益性岗位2.5万个,发放劳务报酬16.6亿元。加大从江县定点帮扶力度,直接投入或协调帮扶资金1522.73万元,帮助办成民生实事122项。支撑“四新”“四化”能力持续提升,支持“六大产业基地”连接公路19个103.5公里,服务产业基地31个。新增通三级及以上公路乡镇30个,比例提升至64%。新增6个3A级及以上景区通三级及以上公路,通达覆盖率提升至72.1%;编制全省交旅融合发展规划,完成黄果树等5个5A级景区交通专项规划或提升方案;坝陵河大桥、天空之桥吸引研学人员12万人次,实现营收136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4%、45%;在建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施工进度达92%,世界级旅游标识正加快形成。主动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沪昆国高贵阳至安顺段、安顺至盘州段扩容工程及乌当至长顺、纳雍至赫章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主动服务“强省会”、遵义打造省域副中心、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等区域发展。
(三)综合运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客货邮运输保持较快增长,全省公路、铁路、水路共完成旅客运输总量2.67亿人次、货物运输总量11.34亿吨,同比分别增长6.4%、10.5%,特别是公路货运量增速一直排全国前列;民航完成旅客、货邮吞吐量2793.3万人次、11.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3%、15.5%。城乡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省新增定制公交110条,创建国家级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2个,全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等级达4A级以上占比97.8%。新增“小车小团”车辆541辆,完成旅游包车6万余趟次,同比增长60%,成为全国运游融合发展新标杆。投放60辆中高端新能源商务车开展“支支串飞”地面交通接驳,累计开行景区直通车185条,实现“9+2+2”重点景区全覆盖,贵阳至都匀、水城至盘州等定制班线公交化运营实现多方共赢。成功创建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县10个,畅通了幸福出行、物流配送、邮政快递三个“最后一公里”。“多彩贵州·陆空联运”服务入选交通运输部旅客联程联运品牌案例。货运物流运输结构持续优化,引导更多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全省开行陆海新通道、黔粤、中欧、中老等班列398列2万余标箱,集装箱发运量同比增长10%。积极支持发展网络货运,全省网络货运注册企业达229家,订单114.8万单,运费33.7亿元。开通全省第一条“低空+物流”无人机药物配送航线,进一步拓宽行业低空应用场景。实行高速公路新一轮差异化收费政策,全年通行费减免排全国前列,更多群众共享了交通发展红利。
(四)改革创新发展动力更加强劲。重大改革任务加快推进,按照“2+32”总体布局,完成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改革,形成“大交通”管理格局。印发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实施意见,32项重点改革任务正在加快落实。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整合组建贵州交投集团,企业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省委深改委任务顺利完成,牵头2项要点任务完成销账,承担重大调研课题《完善贵州普通省道管养体制研究》顺利结题,改革创新项目连续13年获省级政府部门一等奖。厅系统10项改革任务完成结题。厅系统机构改革落地落实,增加厅机关内设机构处级领导职数6名,增设厅党建工作处并加挂机关党委办公室、行业党委办公室牌子,成为全国首个系统党建、机关党建、行业党建一体推进的省份。省公路局内设机构成功升格为正处级。创新发展能力持续增强,获批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部省联动第三批试点,荣获全国交通运输科普讲解大赛等四项科普大赛“优秀组织奖”,连续两年荣获全省科普讲解大赛冠军。贵州交职院专升本顺利完成,“中特高”建设通过验收,获评“优秀”等次。创新出台推进县级邮政管理责任落实意见,客货邮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大娄山隧道群智慧管控一体化平台荣获交通运输部首批数字化转型典型代表。
(五)安全生产稳定态势不断巩固。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3年及2024年排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全部整改清零。持续加大安防设施建设,完成高速公路护栏改造978公里、普通国省道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600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5558公里、危桥改造269座、事故多发路段治理1533处;完成省政府挂牌督办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点治理26处;完成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省级平台建设。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深化“两客一危”“打非治违”、重大事故隐患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全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和7%,连续7年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有序推进铁路沿线、民航机场属地安全环境治理,完成铁路沿线外部环境隐患整治2.1万处,铁路路外相撞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9%、44%、57%,为近5年最低。强化应急保通保畅,处置突发事件237起,汛期抢通公路阻断2000余处,凝冻期间抢通阻断公路1245段次。
(六)行业现代治理水平明显提高。深化交通法治建设,提请省人大常委会颁布《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条例》,并于2025年3月1日起实施,是全国第三家出台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条例的省份,完成《贵州省水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二次审议。稳步推进行业治理,明确由省公路局负责全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职责,普通国省道长周期综合养护承包试点顺利推进。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9468辆、“百吨王”83辆,监督(转运)货物24.73万吨。优化政务服务,全年共办理行政许可9.22万件,办件量在41家省直进驻单位中位居第一,全年获12次“红旗窗口”称号。开展网约车行业专项整治,网约车双合规率达91.43%。聚焦减负、优考精准施策,厅系统服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核心指标、管理指标同比分别下降37%、35%。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全面推进绿色公路建设,交投集团公路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项目入选首批绿色低碳交通强国专项试点。组织开展交能融合发展研究,推动兴义环高、毕威高速等打造“公路+光伏”试点,正习高速仙源收费站成为全省首座“零碳收费站”。加快推进遵义、都匀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全省连续5年新增及更新公共交通车辆中新能源、清洁能源占比达100%。支持江口至瓮安高速公路项目持有型不动产ABS发行成功,实现融资49.56亿元,成为全省第一条高速公路资产证券化项目。强化项目资金监管,开展预算绩效评价项目473个,完成经济责任审计23个、项目竣工决算审计6个、工程造价审查66个。
(七)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持续加强。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重要文章,特别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精神原原本本学、逐章逐条悟、联系实际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扎实推进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统筹推进厅党委第二、第三轮巡察。深入开展“开路先锋·走在黔”系列党建品牌创建活动,获省直机关工委“黔进先锋·四强党支部”命名10个,厅机关工会等2家单位获评“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落实“管行业也要管党建”政治责任,率先完成全省网约车平台企业党组织、网约车司机流动党员党支部建立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年未发生重大舆情和负面炒作,《越山河》成为首登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的贵州桥梁纪录片,“理论宣传二人讲”获中宣部表彰。持续推进清廉交通建设,在省直部门率先出台《关于全面加强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系统纪检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已制定《关于加强清廉交通建设为高水平当好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开路先锋提供坚强保障的实施意见》,即将印发实施。扎实开展对所属事业单位监管不力、私设“小金库”及工程管理混乱问题、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等专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