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交审批〔2025〕243号
贵州金仁桐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
你司《关于报请审批贵州省金沙经仁怀至桐梓高速公路TJ-6标白家沟隧道左幅出口段边坡坍塌处治设计变更施工图的请示》(黔金仁桐司竣发〔2025〕45号)收悉。根据变更申请的批复意见及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对该变更施工图设计批复如下:
一、设计变更原因
2022年11月6日,白家沟隧道左幅出口Z1K60+410至大火田I号大桥左幅0号桥台段边坡发生坍塌。坍塌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浅埋偏压,坍塌段落处于浅切低山溶蚀、侵蚀地貌,隧道出口段傍山通过,左侧地形陡峭,隧道浅,出口段拱项以上最大埋深仅35米,地形偏压,左洞左侧岩壁最薄处仅约7米。二是节理裂隙发育,隧址区位于仁怀背斜轴部东侧,出口发育白家沟正断层,岩性为薄~中厚状白云岩夹泥质白云岩,受区域性背斜及出口正断层影响,张性节理及裂隙发育,发育2组近垂直和近平行线路的竖向优势节理。三是岩溶发育,隧址区地表多见沿层理及节理、裂隙发育溶隙、溶孔,施工右洞开挖揭示坍塌段落洞身附近有多处不规则溶洞、溶腔,溶蚀裂隙、溶蚀破碎带较普遍。四是降雨影响,边坡坍塌前,隧道区域阴雨连绵,大气降雨及地表水的不断下渗及偏压段隧道洞顶岩土体的反复干湿交替使得坍塌段岩土体力学指标不断劣化。
在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导致该段边坡局部失稳,进而引发隧道左幅出口Z1K60+410至米山村I号大桥(原大火田I号大桥)左幅0#桥台段发生坍塌,右幅隧道K60+417~480段二次衬砌不同程度开裂、错台。
二、变更设计方案
(一)坍塌形成的高陡边坡采用抗滑桩、锚索框架梁、锚杆框架梁等方式进行加强防护。
(二)白家沟隧道左洞Z1K60+407~488段采用单耳墙式明洞重建,明洞耳墙基底设置3根加固桩,桩长10米;右洞二次衬砌裂缝采用压浆封堵、增加骑缝锚杆加固,其中,K60+416~437段拱墙部位衬砌拆除重建。
(三)将左线米山村I号大桥0#桥台往小里程移10米,移动后该孔跨度由原设计的30米调整为40米,其余孔跨不变,变更后为40米+30米+4×40米。
该变更为抢险工程,已实施完成并通车运营,由于用地用林等手续办理周期长,同意补办变更设计施工图批复。请你司加强运营过程中边坡监测,确保运营安全。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2025年7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