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贵州省高速公路设计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未采纳情况的说明

发布时间: 2016-12-21 17:30 来源: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字体:[     ]
索引号 000014349/2023-3336434 信息分类 政策文件
文号 生成日期
发布机构 是否有效
名称 关于对《贵州省高速公路设计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未采纳情况的说明

2016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 我厅将《贵州省高速公路设计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实施细则(试行)》放到网上公开征集高速公路建设各方意见。对收集到的建议意见进行分类整理后,采纳了其中的部分建议,并在2016年12月19日正式印发的《贵州省高速公路设计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实施细则(试行)》(黔交建设[2016]279号)文件中体现。现就未采纳的建议情况说明如下:

1.部分单位的修改意见指出的问题并不存在,或者实施细则中的相关内容与其修改意见的建议是一致的。原因可能是提出意见者审阅实施细则时没有认真阅读原文,或是没有按我们提供的最新的征求意见稿版本审阅而是使用了更早的版本。

2.部分单位的意见涉及到改变交通运输部评价规则,未予采纳。如增加设计咨询单位作为评价对象。实施细则中,设计单位的评价指标已列入了设计咨询的内容,但那是作为设计单位进行评价的,既有勘察设计任务又有设计咨询任务的单位将会被评价到,仅有设计咨询任务的咨询单位当然也可以评价,但单独列为一类评价对象则不符合交通运输部的评价规则规定,仅我省进行评价意义不大(单纯的咨询单位仅是极个别的单位),上报交通运输部也没法进行全国的评价结果汇总计算。

3.部分意见是对交通运输部评价规则理解不透彻,误认为实施细则与部评价规则有冲突,未予采纳。如对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的信用评价等级引用顺序要求取消“③投标单位注册地交通运输厅(局、委)的信用评价等级”,理由是“无资质要求的施工企业方可引用上述第(三)款规定:参照其注册所在地省级综合评价”。交通运输部规则的相关内容是733号文第十八条第(三)款,原文是:“其他施工企业(国务院有关部门许可资质的除外)初次进入某省级行政区域时,其等级参照注册地省级综合评价结果确定。”修改意见是错误理解了“其他施工企业(国务院有关部门许可资质的除外)”,因为任何施工企业都有资质要求,不存在“无资质要求的施工企业”。“国务院有关部门许可资质的除外”的含义实际上就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批资质的除外”,即特级、一级资质除外。对于高速公路而言,这里的“其他施工企业”实际上有可能涉及的就只有附属工程中的房建工程、绿化工程的二级资质、乙级资质企业而已。而对于“国务院有关部门许可资质的”施工企业,如果有注册地省级综合评价结果,则一定有交通运输部的评价结果(即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的信用评价等级引用顺序“②交通运输部的信用评价等级”),除非该注册地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违反交通运输部规定不上报其本地的评价结果。因此,取消或不取消第③项,对于由住建部审批资质的特级、一级企业,实际效果是一样的(②优先于③)。

4.部分意见是将应该由其他管理办法去规范的问题要求在实施细则中解决,未予采纳。例如有单位建议将国省道的从业单位纳入评价,就没有采纳。对国省道的从业单位,省公路局早已正常开展多年,若纳入实施细则作为评价对象,既没必要,又与现状冲突,也不符合实施细则的定位:国省道目前基本上没有高速公路,因此国省道的从业单位不是高速公路的从业单位。

5.部分意见是认为评价指标有重叠,建议取消其中之一,未予采纳。一种情况是理解有误,实际不存在重叠。例如,认为“临时占用农田、林地等未及时复垦或恢复原状”与“施工单位撤场前未恢复涉农设施”重叠,后者并不是农田、林地,而是水渠、水井、机耕道、……等设施。另一种情况是评价主体不同,需要分列。例如,“因管理不善、质量安全问题、工程进度滞后等原因被约谈公司法定代表人或分管副总”在履约行为部分或其他行为部分都列有,原因是履约行为由项目法人评价(即约谈者是项目法人),其他行为由主管部门评价(即约谈者是主管部门),评价主体不同,扣分值和扣分方式也不同,前者在评价单元中扣分,后者在总分中扣分。

6.还有个别意见是要求借鉴建筑施工企业的评价规则,并提供了具体文本,未予采纳。因为本实施细则是为贯彻实施交通运输部评价规则而制定,其他行业的规则无法借鉴,否则将出现贵州省评价与全国其他省(区、市)评价规则不统一的问题,导致交通运输部无法汇总计算全国综合评价。

7.部分连续两年都被评价为AA级的单位联合提出意见,仍坚持要求维持设置连续两年AA级的等级及其奖励措施,未予采纳。第一,原230号文设置该等级的特殊历史背景已不复存在(高速公路三年会战已于2015年底收官);第二,该等级设置普遍受到非连续两年AA级投标人的质疑,争议较大;第三,省法制办在当初处理相关投诉举报时与交通运输厅座谈就明确指出过,增加连续两年AA级的等级,变成“两年AA、AA、A、B、C、D”六个等级,与交通运输部评价规则的“AA、A、B、C、D”五个等级不一致。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2016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