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黄平:“组组通”助力脱贫攻坚

发布日期:2018-07-10 10:33 作者:黔东南交通运输局 来源: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字号:    

脱贫攻坚秋季攻势以来,黄平县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抓手,把农村公路“组组通”水泥公路建设推向纵深发展,由通村水泥公路延伸到村民小组和自然寨,苗乡革寨交通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农货出山”通道顺畅了。

通组公路的便捷带动了安江村蔬菜产业的发展

“组组通”水泥路的建设,推动了蔬菜种植的发展。重安镇利用通组公路的便利和三江坝海拔较低、热量条件优越等优势,着力打造黔东南州府所在地凯里绿色生态蔬菜基地,以安江村为中心,辐射到茅坪、何家寨、天堂、大石等村寨,形成规模连片蔬菜生产带。水泥公路的通达,规模的扩大,政府引导扩大蔬菜种植面积,通过宣传、订单销售、主动联系销售等方法,种植的蔬菜通过水泥公路销往凯里、黄平周边地区外,还远销贵阳等地,增加群众收入。安江村蔬菜种植示范基地70亩就能覆盖的贫困农户90多户360多人,据了解蔬菜示范基地带来的经济效益达到30多万元,人均收入可望800元以上。

皎沙村专业合作社种植喂养飞蝗的高粱草

“组组通”水泥公路加快了信息流。今年,重安镇皎沙村通组公路实现全覆盖,水泥公路的畅通,商品信息的及时传播,村民减少了经济价值低的农作物种植,加大了蔬菜种植面积,村委会组织种植户成立了厚丰生态专业合作社。村支书田维才介绍,目前合作社建有大棚70多个,解决了50多户贫困农户200多人家门口就业。交通的便捷,合作社能够及时为周边学校提供了新鲜的营养午餐蔬菜,同时合作社年收入也有120多万元。村主任罗荣江居住的金土组,“组组通”公路后,60多户人家机动车辆就达40多台,赶场没有一个人走路了,组里生产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主任罗荣江说,“组组通”公路,促进了信息的畅通,加快了产品销售速度,皎沙村每年通过水泥公路运送的蔬菜就达420000斤以上,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

农村陶宝塘都服务站

“组组通”水泥公路让村民见广识多。塘都村位于黄平县老重兴乡,是世界上第二大革家人聚居地,过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产生活物资全靠上街购买。老支书廖昆明介绍,“组组通”的内连外接,外出人员增多,村民们见识广起来了,现代化的信息不断注入革家寨子,电商入驻了山村。黄平电商办统计: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店在塘都开业,仅40天的时间,下单就超过600单,交易额10余万元,购买的商品大到汽车配件,小到洗涤剂、洗衣粉,千里远的东西在家门口就可下单,物流车辆一天一趟,购买的东西两三天就可送达,价格比实体店还便宜,同时村民减少了赶场来往的折腾,节约了开支。

公路建设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

“组组通”水泥路乡村旅游有希望。下翁细村四面环山,民居独特,民族风情浓厚,前面是马鞍山,后面是梨树坳,右边是亮寨大山阻挡,左边是一条夹沟连接枫香河,距重安镇15公里,距县城35公里,过去村民进出很不方便。在黄平县城经营饭店业的潘英说:在“组组通”水泥路以前,我们回一趟娘家可不容易了,得翻山越岭,从早上出发,走到了重安或谷陇已接近中午,到家天已黑尽,现在水泥路到娘家门口,今年回娘家过棕粑节,我相当高兴,约了十来个姐妹组成一路客,气派得很,看着娘家的变化,我觉得打造乡村旅游一定有希望。

下翁细村回娘家姑妈走在通组公路上

去年8月30日,脱贫攻坚秋季攻势“组组通”启动,黄平县4个月时间完成282公里的通组公路建设,创造了该县农村公路建设速度上的历史奇迹。今年,上级下达任务186条348公里,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600余人。到2019年通组公路建设“三年大决战”收官,黄平县“组组通”项目将覆盖全县11个乡镇,建设通组水泥路400多公里,农村公路路网基本成型,畅通了山区农产品的运输渠道,为小康社会创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黄平县交通运输局 潘胜天 摄影报道

 

折叠

角色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