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你看不见我,因为我在镜头后面!

发布日期:2019-01-09 14:27 作者:jxjk00008 来源: 省高管局 字号:    

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我举着照相机,将你的身影定格;在你看不见的地方,键盘上手指飞舞,记录着你的奉献;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我,看得见你!

停不下来的快门——熊媛媛(宣传教育科 副科长)

2018年12月30日早上8点半,节日值班的熊媛媛刚到办公室,就熟练的打开电脑,登录处网的后台开始简讯整理上传工作。窗外的雪越来越大,连刚才车轮压过的地方也白了,看着微信工作群中仍然坚守在抗凝保畅一线的同事发来的工作视频和文字,她手上敲击键盘的速度又加快了不少。

工作约1小时后,她的电话响起,里面传来处长袁金章的声音:“这雪我看一时半会儿怕是停不了,我们下大队去看一下!”电话一挂,她立即将整理好的简讯迅速打包发给社会媒体,检查好相机的电池和内存后,抓起外套便迅速走出办公室。

车行在路上,熊媛媛才发现雪势越来越大,微信群中一如往常不断更新的工作信息,她却是一句话也没说,一边将群里的重要信息向外媒推送,一边拨弄着相机的按钮,不时的对着车窗,调整相机参数。由于积雪的原因,车艰难而缓慢的行驶着,沿着杭瑞高速毕都段驶到威板高速水盘段,再驶向了威板高速盘兴段。从处机关出发,六盘水南收费站→北盘江第一桥→盘县路政执法大队→红果服务区→大山路政执法大队→处机关,车一路行驶着,车身后留下深深的痕迹,记录着来时的路。

只要出现高速路政的身影,熊媛媛的手就放不下来,那飘落的雪花似乎也成为了冬天的音符,快门声一直伴随着大家撒盐除冰的动作,雪花、高速路政、快门声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意外的和谐,记录着在抗凝保畅一线冲锋身影。直到记录最后一刻,相机的电量在闪烁,她的手放下来了,快门声也悄然而止。

返程途中,来时的车痕已被白雪再次覆盖。回到办公室,她先把相机充上电,便坐到自己的办公桌前,脑海中不断的翻阅抗凝保畅的画面,开始飞快的敲击键盘,记录着大家的工作。整理完今天的文字和图片,收集完视频,她伸了个懒腰,脸上却是兴奋的,后台的简讯也已处理完毕,侧头看了下时间,23时56分,才想起来忙了一天都忘了给年幼的儿子打个电话,而此刻儿子也早已进入了梦乡,答应陪他玩雪的承诺又只能再往后推一推。

看着窗外飞舞的雪花,她来到二楼应急指挥中心,查看今夜的路况。外面的风雪还在肆掠,陪伴她的是呼呼的风声,今夜,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总是湿润的镜头——张境(大山路政执法大队 路政员)

在基层路政执法大队两年多了,作为通讯员我的相机镜头总是湿润的,因为总有感人的故事闯进我的镜头,让镜头后的我眼眶湿润,喉咙发紧。

加入高管大家庭以来,相机就长在了我的脖子上,成了压在我心底里最沉重的责任,我即成了路政执法的手,还成了述说高管故事的嘴,渐渐学会用光影的故事讲述路政责任。记得在2017年9月20日我的镜头第一次记录了有死亡的交通事故,首次直面死亡,死亡的气息仿佛穿过镜头扼住了我喉咙,但是为死者和医护人员撑伞的同事又好像一束光驱散了阴影,那是我第一次弄湿了我的镜头,到现在已经分不清是泪水还雨水。

梅花香自苦寒来。2018年2月,十天九夜不曾间歇的奋战在抗凝保畅一线,让我经历参加工作以来最严酷的考验,每天的平均睡眠不足四小时,在和同事经历一天或通宵的撒盐除冰、压车带道、事故救援后,还得面对电脑记录抗凝保畅的故事,发出高管好声音、外树路政好形象。疲惫和厌倦如影随影,但我总是放不下脖子上的相机,也不想错过每一个感人的故事、感人的瞬间,于是我的镜头成功记录2018年1月10日,我们的路政员徒手撒盐除冰,打通一条生命通道,拯救了一名临产的孕妇;记录2018年2月2日我们的路政员和群众齐心协力将羊水破裂的孕妇抬出了结冰路段,这些感人故事得到社会的认可,有幸走进央视新闻频道,为更多人所知。没有这些让我眼眶湿润的镜头,没有这些在我镜头下格外疲惫、努力、奋进的可爱的高速路政人,我不敢保证自己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通讯员。

岁末年初,今年的凝冻雨雪天气来得格外的早,不出意外我们取消了休班,苦笑着放下电话,取消了怀着侥幸心理定下的元旦约会,投入到新一轮的抗凝工作中。镜头再次牢牢锁定了热烈讨论的抗凝部署会、“一路三方”不曾间断的错时巡查、临时交通管制紧急会议,也记录了彻夜值守的路政员凌晨四点“今夜雪真美”的感慨。作为一名通讯员不错过每一个重要工作环节是基本的要求,能够及时准确的记录每一个感人瞬间是基本素质,每一次的工作中都尽自己所能让我们高速路政人的身影更多的出现在镜头里,让更多的人知道在高速公路上有一群他们不认识的人在默默奉献,这是作为通讯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曾有高管的宣传前辈跟我说过,相机镜头就像人的眼睛,要爱护好,要把它擦亮,我擦亮了镜头却湿润了眼睛,也正是这份湿润让我放不下颈下镜头,支撑着我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未曾看到的身影——谢奕(红果路政执法大队 路政员)

寒流来,严冬到,凛冽的寒风卷起漫天飞雪。山坡白了,田野白了,雪松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条,整个高速公路变成了一幅美丽的冬雪图。因为雪花,冬天让大地银装素裹;因为寒冷,冬天让人们刻骨铭心。当大家正围着暖炉吃着火锅,在朋友圈晒堆雪人、打雪仗照片视频的时候,可以看到有这样一群湛蓝的身影,正在高速路上撒盐除冰、值守保畅,以民生为己任,勇于担当,敢于作为,连夜工作,确保道路通畅,确保司乘人员出行安全。而这一条条新闻、一张张照片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他就是我们的通讯员。

记得有天夜里12点左右,值班电话铃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报警称一辆货车侧翻,情况紧急。得知消息的他马上从床上起来,迅速穿好反光背心,拿上相机,随同事一起赶往事故现场。为了捕捉镜头,他在现场来回穿梭,取好素材后赶紧帮忙清理散落货物,处置完毕后回到队上已是凌晨2点多,但为了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和其他同事互道晚安后,他又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编辑文字、处理照片,直到凌晨3点多才休息。第二天早上7点不到,听到楼道里同事们准备去路上工作的动静,他立马起身,简单地洗漱后,拿着相机和同事们到胜境关疏导交通、到“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值守服务、到盘州匝道口分流车辆......为了捕捉到路政员向司乘人员发放食物、送去热水、安抚情绪等各种镜头,这一天他在雪地里来来回回走了八个多小时,呼哧呼哧喘着粗气,帽子和衣领上都堆起了厚厚的积雪,拿着相机的手被冻得又红又肿,裤腿上都结冰了。可是他却说“和兄弟姐妹们在一起战斗,能让大家的工作留下记录,苦点累点,也乐在其中。”

抗凝一线的陪伴者——张玉(六枝路政执法大队 路政员)

2018年12月29日,受低温冷空气的影响,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出现强降雪凝冻天气,高速公路受凝冻影响通行受阻,高速路政、交警及营运中心启动抗凝保通应急措施,组织“一路三方”对全路段进行撒盐除冰。

冒着大雪,张玉陪同六枝特区电视台记者,当车辆途径偏颇寨大桥中段时,行车道及超车道路面均被大雪覆盖,驾驶的车辆车轮出现打滑现象。为了安全起见,张玉建议暂时停止前进,并下车实地查看了温度观测点温度和桥面凝冻情况,温度显示-1℃,桥面积雪最深达3cm,应急车道出现凝冻结冰现象,路况已不满足正常通行条件。掌握具体情况后,张玉立即将信息发布在“一路三方”联勤联动群内,通知相关单位对该桥段进行撒盐除冰,经过“一路三方”近1个小时的撒盐除冰作业,交通恢复正常通行,期间六枝特区电视台对“一路三方”抗凝保畅工作进行了实况报道。

在镜头前虽然很少甚至看不见张玉的身影,但是在这次抗凝保畅宣传报道工作中高速路政的身影却出现在六枝特区电视台新闻视频报道中,“不分昼夜抗凝冻 保障交通安全畅通”、“高速积雪严重行车受阻 相关部门迅速抢险”、“鹅毛大雪阻拦孕妇就医,高速公路上演‘生命接力’”,是这些看不见的宣传工作者将高速路政的工作搬上了荧幕,让社会大众认识我们、了解我们、支持我们!我们将再接再厉,为高速公路的平安畅通保驾护航。

这就是高速路政的通讯员,永远在镜头背后默默耕耘,为的只是第一时间把新闻传递出去,为的只是让同事们的身影留下最珍贵的记录,他却甘做一名幕后英雄,悄然付出,不求回报。

工作时刻

撒盐除冰

工作中的女路政员

镜头下的路政员

水城高管处 罗鸳 整理

折叠

角色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