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8日至29日,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中新社、中国交通报和贵州日报、贵州电视台、多彩贵州网在内的10多家主流媒体,到贵州公路集团承建的平罗高速航龙互通连接线(国道G552改移工程)项目,就项目建设亮点、管理重点和攻坚克难先进事迹等进行集中采访和报道。
据了解,国道G552改移工程属平塘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配套工程之一,主要是为了减少人类活动对FAST的干扰,让FAST能有一个安静的环境来更好地聆听宇宙。按照FAST方圆5公里“静默区”的要求,原国道G552穿过FAST“静默区”路段需全线改移,改移后的线路全长16.975公里,起点位于平塘县克度镇孤家坳,途经利甲、沙坝、金塘,终点抵达罗甸县沫阳镇董架。
“按照以前的二级路建设进度,这样的项目需要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但为了能尽快给FAST‘让路’,我们严格按照上级领导的部署和业主的工期目标,将路基施工时间缩短至半年,且提前一个月于4月19日就完成了全部路槽的交验,创造了航龙速度。”来自公路集团第六分公司的项目经理石继光分外自豪地介绍道。
熟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人都清楚,一个公路项目能否如期完工,路基施工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接到项目路基建设重任后,第六分公司紧急从临近的平罗高速、都安高速以及兴义环高和广西玉林机场等项目抽调精兵强将组建项目经理部,并从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倾斜。项目于2018年10月15日正式施工后,项目部只能采取全面开花的策略,且经常是人停机不停地24小时作业,并且坚持“一天一碰头”、“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总结”等办法。设计、监理和业主单位代表都把办公场所转移到施工第一线,发现问题就马上分析、思考或出图纸、拿主意指导施工;六分公司主要领导几乎每周都要到项目“督战”,公路集团领导也是隔三差五地来项目调研、指导工作……
“我们不光要追求速度,更要保证质量,要打造品质航龙,建设一条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二级公路样板路。”六分公司分管生产的副经理邹国助介绍道,“航龙项目是平罗高速的延伸线,自然就传承了平罗品质高速的一些先进理念和管理办法,很多设计都是完全按照高速公路标准出的图。”比如经过村寨的地方,对边沟加盖盖板,方便村民的出行,这些改进和提升在二级公路建设中都是先例;边沟、挡墙改成混凝土浇灌,用高速公路工艺进行冲击、碾压、填方;考虑到工期短、沉降慢等原因,对挡墙进行3米抬背注浆,防止错层、开裂、沉降;平台绿化、平基、镶面块、边坡挡墙都采用带有贵州公路集团名称和LOGO标志的统一模板进行制作,确保一致性,提升美观度。
正在现场指挥路面施工的平罗七标路面分部项目经理、公路集团黔贵养护公司的赵亮补充道,G552改移工程路面结构主要采用厚4cm沥青玛蹄脂沥青混凝土+厚6cm中粒式改性近青混凝土+厚3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20cm級配碎石底基层,虽然提高了材料的标准和价格,但质量有了保证,今后养护和维修的成本就会大为降低,保证交通的畅通。
虽然项目施工时间比较短,但全体参建人员很好地展现了贵州公路集团“铁军”的风采,展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大无畏精神,也凝聚了航龙精神。第六分公司党总支书记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航龙项目在第一时间就成立了党支部,并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急难险重等任务面前,党员总是冲在最前面。对航龙项目来说,K11+700-K12+400段是施工难度最大、危险系数高的,不仅涉及4个5级高边坡,还有高达17米的挡墙。期间,为完成第二个高边坡的作业,前前后后共走了12个机械操作手;挡墙施工时,技术人员只能拴着绳子掉到下面去划线……
看似波澜不惊的话语,其实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10多家媒体记者为此还深入施工第一线采访管理人员、施工班组和一线工人代表,并向平塘和罗甸县指挥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代表进行了解,详细询问了项目建设的重大意义、关键细节等。
据了解,国道G552改移工程路面工程最快将于5月中旬完工,机电交安和绿化工程也将随之结束。届时,一条高品质的二级公路样板工程必将从蓝图变成现实,同时为贵州省二级公路“品质工程”建设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项目经理石继光(前排左一)介绍项目建设重大意义
在项目部会议室召开项目介绍会
紧张的路面施工
媒体记者赴项目进行集中采访
贵州公路集团 易兴华 杨林 刘峻宏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