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无人机为贵州首座双联钢管拱桥“牵红线”

发布日期:2025-08-11 09:22 作者:陈露 张清红 来源: 贵州公路集团 字号:    

近日,一架酷炫的无人机化身“月老”,在六车河大峡谷百米高空上演了一出超硬核的“穿针引线”!

这架无人机从贵州公路集团承建的六车河大桥的10号拱座起飞,身后拽着一根500米长、直径4毫米、重5公斤的“红线”——先导索,短短10分钟,稳稳地飞越峡谷,降落在11号拱座,成功把两岸拱座“牵上了手”。

这场“空中牵手”可不简单,标志着这座超级大桥的缆索吊装系统安装正式拉开序幕。有了这根“红线”打头阵,后续更粗更重的承重索、起重索、牵引索的架设,就有了坚实的“空中跑道”。

六车河大桥为安盘高速重点控制性工程,左幅桥长892.4米,右幅桥长890.4米,主桥为2×263.45米双联上承式钢管混凝土变截面桁架拱,主拱圈共划分为92个节段,最大节段吊装重量达约160吨,采用非对称、可横移式缆索吊装施工工艺。

大桥主桥安装采用缆索吊装工艺,整个缆索吊装系统主跨跨度大,堪称“空中巨无霸”,由安顺岸吊装索塔支承系统、承重主缆系统、起吊跑车运行系统及锚碇锚固系统组成。大桥缆索系统由20根60毫米直径承重索、4根36毫米直径牵引索、4根28毫米直径起重索组成。

峡谷施工场地狭窄、施工组织协调难度大、安全风险高,传统方法容易“卡关”,项目团队创新采用无人机辅助施工,以先导索为跨越峡谷的“先驱”,10分钟打通空中航道,不仅解决了地质条件复杂人工作业无法施工的难题,还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施工成本、保障施工安全。

为确保先导索顺利跨越六车河大峡谷,项目多次召开部署会,预先对先导索的重量、垂度、牵引力、配重等关键数据进行细致周密的计算,同步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折叠

角色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