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焦点图

【千里乌江党旗红】“红”遍千里乌江 “联”出黄金水道 ——贵州持续推进乌江流域基层党建联建共创试点建设

发布日期:2022-04-27 09:09 作者:李坚 邓刚 来源: 天眼新闻 字号:    

编者按:

“红”遍千里乌江,“联”出黄金水道。近年来,贵州持续推进乌江流域基层党建联建共创试点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连日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走进思南、德江、沿河等乌江流域党建联建共创试点单位,探访贵州“黄金水道”千里乌江复航后,乌江流域各行各业复苏后迎来的新机遇。

复航后的乌江黄金水道

“这两天把非洲菊采完后,要忙着改种草莓,鱼塘管护的事也要跟上。”4月20日,乌江东岸的思南县邵家桥镇大面山村办公室内,村党支部书记、主任赵相辉正忙着安排近期的工作。

自2020年6月加入乌江流域基层党建联建共创试点以来,在联建党支部的帮扶下,大面山村围绕“党建+产业+效益”全面发力,集合“三色走廊”发展模式,在乌江沿岸探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

今年以来,乌江流域基层党建联建共创试点在原有试点县思南、德江、沿河的基础上,新增石阡为试点,试点村扩展为16个,参与联建的党支部达到65个,通过“千里乌江党旗红·碧水蓝天炼丹心”党建品牌建设,基本实现了乌江流域“基层基础更加牢固、战斗堡垒更加凸显、航运能力更加提升、产业发展更加突出、乡村振兴更加有力、河道治理更加有效、基层治理更加扎实”七大目标。

千里乌江党旗飘扬

乌江作为长江八大支流之一,也是贵州第一大河,自古以来就是贵州联通外界的航运要道。2003年后,因梯级水电站修建,“黄金水道”一度断航。2018年,随着构皮滩水电站通航设施工程建成,贵州通过乌江“北入长江”黄金水道梦想再度实现。

乌江思南段境内的造船企业正在建造500吨级轮船

为汇聚乌江沿线各界力量,着力推进乌江“黄金水道”复兴,早日实现贵州水运“北入长江”梦想,加快乌江流域振兴步伐。2020年4月,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党委与铜仁市委协商,决定以基层党建联建共创为抓手,选取乌江沿线部分县村为试点,以“一年打基础、扩试点,两年出成果、探模式,三年创品牌、建机制”为目标,通过党建为纽带“联政府、联行业、联产业、联企业、联村寨”,实现“一面旗帜、一线联建、一业共兴、一水(路)共治”,创新探索基层党建联建共创助推行业发展路径,助力乌江水运市场复兴。

规划建设中的思南港

“我们已经选取的65个党支部,涵盖了地方政府、组织人事、交通、水利、林业、生态、农业、文旅、媒体、医院以及发电企业、能源企业、水运企业等。”乌江流域基层党建联建共创试点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专班负责人何冰介绍,试点建设将通过“千里乌江党旗红·碧水蓝天炼丹心”党建品牌,借助乌江黄金航道复航的新契机,实现党组织“红”遍千里乌江,产业带“联”出黄金水道,让乌江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借助复航的乌江航道,以党建联建项目建设为配套,一条新的水路产业链正在形成。项目计划投资3.06亿,目前已开工新建思南港邵家桥港区项目、改建德江新滩客运码头和沿河思渠客运码头,直接带动沿江钢架结构加工、船舶维修、船上设备生产加工等行业复苏,间接的带动了沿线村寨、企业经济发展。

黄金水道再现繁华

4月20日,贵州沿河乌江轮船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乌江轮船公司”)面向社会招聘220名员工的信息,登上了多家招聘网站头条,作为前几年交通系统的困难企业,乌江轮船公司已经有近30年没有招过人了。自乌江复航以后,该公司在2021年招聘了60名船员后不到一年,又开始大规模招聘员工。

思南兴黔船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人正在抓紧造500吨级船舶

“之所以大量招聘人员,是因为今年我们要再建50艘船,现在是为这批新船进行人才培养和储备。”乌江轮船公司作为贵州省航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旗下企业,负责乌江水运运输业务,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军介绍,乌江断航后,航运企业受到严重影响,从涪陵到贵州段,航运企业只剩下2家,作为乌江航道上曾经的龙头企业,他们的职工从最多时的近1000人缩减到100余人。

2018年,乌江的复航让乌江轮船公司迎来了东山再起的新机遇——2021年投资4700万元,建造了13艘500吨级船舶,是目前乌江航线的主要运输力量。

“2022年以来,我们投入13艘500吨级船舶进行磷矿石、乌江特大桥构件运输,已累计完成货运量2.53万吨。”贵州省航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高文龙说,今年公司计划投资2亿元,完成50艘500吨级船舶的建造工作。

思南兴黔船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乌江轮船公司建造的500吨级船舶已初具雏形

作为本土船舶制造企业之一,贵州思南兴黔船业有限责任公司从去年起就参与乌江复航后的船舶生产。“去年我们生产了两艘船,今年上半年的6艘正在抓紧生产。”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仁多介绍,随着乌江的复航,航运企业迅速恢复到5家,船只需求量猛增,目前在建造的6艘船已完工50%,力争在7月初提前建成,让下一批船舶生产早日进入生产车间。

生态产业方兴未艾

“我们花圃内的非洲菊已经投产,鱼塘内投放的13万尾鱼苗,今年6月份预计能捕捞10万斤鱼。”赵相辉说,人工养鱼不但能保护好乌江生态,而且乌江禁渔后,他们的鱼供不应求,预计今年的鱼产值能突破100万元。

乌江流域的大面山村加入党建联建后,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产业

作为最早加入乌江流域基层党建联建共创试点的村寨之一,大面山村围绕“红色党建引领,绿色生态发展,金色产业增收”发力,集合思南县提出的“致力组织提质,构建‘红色走廊’;致力生态发展,构建‘绿色走廊’;致力产业增效,构建‘金色走廊’”的“三色走廊”发展模式,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实现了闲置资源利用和生态产业增收。

与大面山一样,依托乌江流域基层党建联建共创试点受益的还有德江县桶井乡新滩村。“我们组织阵地建设有待提高,联建单位就给我们出资配备了电脑、办公桌和空调,提升我们的硬件设施。”新滩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陈芳介绍,通过与德江县交通运输局、税务局和贵州省聚源配售电有限公司组建联建支部,先后开展了党员干部储备、教育培训、支部联学、发展共建等多项活动。

大面山村围绕“三色走廊”,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组织力量提升后,新滩村的花椒、红心柚、无花果等生态产业发展更有力了,相关部门还计划投资金3.23亿元,按国家4A级景区建设标准在村内建设打造“新滩梦屿”景区,目前已初步完成玻璃景观平台和民宿项目、游客观光索道、东码头等,西码头、后期旅游项目打造正在实施。


折叠

角色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