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6日11时56分,在贵州省普定县三岔河夜郎湖畔工地,经过4个多小时的转体运动,位于209省道K122+850处的小兴浪大桥两岸主拱圈实现对接,至此,历经1年零4个月建设的209省道普定小兴浪大桥成功转体合龙。
由于重车、超载车辆增多,连接织金县与普定县经济命脉的原小兴浪大桥构件出现裂缝,经检测,已达不到原设计荷载。为了确保运输安全,经省交通厅和省公路局同意,新建一座小兴浪大桥,新桥于自2007年2月开工建设。
据介绍,这座新建的小新浪大桥为全省首座箱型拱平转大桥,全长199.65米,跨径为122米、单片主拱圈转体重量4100吨,在全省同类型转体桥梁中跨径最长,重量最大。该桥采用有平衡重的平面转体施工,织金岸主拱圈转体角度为140度,普定岸主拱圈转体角度为135度。在转体施工中采用气压千斤顶和手拉葫芦助力,平均每分钟转体0.6度。
转体过程从清晨持续到中午,两岸各4100吨重的主拱圈经过工人们4多小时的努力,于11时56分成功实现对接。据大桥承建方贵州省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技术人员介绍:大桥主拱圈转体合龙后,将加紧上部结构和引道的施工,预计今年内可建成通车。
作者:王远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