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8日上午,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在贵阳召开全省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建设试点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孙国强副省长在今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指示,学习和贯彻《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建管养运”一体化建设试点方案》精神, 更好地服务我省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便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张群力,省公路局局长章征宇、省运管局局长欧小海和厅有关处室负责人,以及各市(州、地)交通运输局局长,各市(州、地)公路处处长、公路运输管理处处长,各试点县(市、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各试点县(市、区)交通局局长,各试点乡(镇)人民政府领导等参加会议。
根据厅出台的《贵州省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建设试点方案》,我省此次实施农村公路“建管养运”试点工作开展时间为2010年3月至2010年11月,分组织动员阶段(3月至4月)、具体实施阶段(5月至10月)、总结评比阶段(11月)三个阶段组织实施。《方案》要求成立各级试点组织机构,完善相关制度,开展培训工作,加强试点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推进各地“建管养运”一体化建设试点的具体实施,同时总结各地成功经验,开展调研,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村公路“建管养运”规章制度。实现全省建制村通客车率大幅提高、农村公路养护好路率大幅提高、农村公路管理水平较大提高、乡(镇)客货运量较大提高四个目标。
张群力副厅长在会上作动员讲话时指出: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建设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交通运输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好“三个服务”,实现交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31499公里,已实现87.8%的乡镇通油路或水泥路,91.4%的建制村通公路。农村公路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我省农村公路的管、养、运等方面还比较薄弱。按照中央“三农” 工作“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方针,认真开展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建设,进一步组织实施交通惠民政策措施、开展交通便民服务,对推进我省农村公路协调发展,构建便民惠民交通,更好的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于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至关重要。
他说,当前全省农村公路的管、养、运等方面还比较薄弱,农村公路重建设,轻管理、轻养护、轻运输的思想仍然存在,因此我省交通运输部门必须扎实开展“建管养运”一体化建设。他要求通过试点工作开展,充分发挥“示范效应”作用,把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建设引向纵深,推进农村公路发展由“建设型”向“服务型”转变,提升农村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构建便民惠民交通。
会上,张群力副厅长代表省交通运输厅与各市(州、地)交通运输局签订了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试点建设责任书。
省公路局局长章征宇、省运管局局长欧小海分别在会上就试点乡镇农村公路建管养工作及客运工作做了具体安排。试点县湄潭县人民政府和试点乡(镇)绥阳县青杠塘镇的主要负责同志就开展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建设在会上交流工作经验并作了表态发言。
据了解,全省共选择23个乡镇开展此项试点工作,这些试点乡(镇)是:开阳县南江乡、遵义县枫香镇、湄潭县兴隆镇、凤冈县琊川镇、仁怀市坛厂镇、绥阳县青岗塘镇、西秀区蔡官镇、瓮安县草塘镇、荔波县茂兰镇、凯里市炉山镇、麻江县宣威镇、镇远县羊场镇、玉屏县田坪镇、万山特区高楼坪乡、铜仁市川硐镇、印江县新寨乡、思南县许家坝镇、金沙县沙土镇、威宁县小海镇、钟山区月照乡、盘县柏果镇、兴义市乌沙镇、顶效开发区顶效镇。
我厅在贵阳嘉华酒店20楼多功能厅召开全省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建设试点工作会议
会场主席台
张群力副厅长在会上作动员讲话
张群力副厅长(左一)代表省交通运输厅与各市(州、地)交通运输局签订了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试点建设责任书
会场一角
会场一角
会场一角
李黔刚 王远峰 梁祖怀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