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交通要闻

山区农村客车有前景

发布日期:2007-05-23 00:00 作者:萧静 来源: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字号: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省紧紧抓住机遇,坚持把为三农服务摆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位置,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投入公路建设和客运站、场建设,加快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解决人民群众行路难、乘车难问题。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在启动县乡公路改造时,同步规划建设客运站点,把客运站建在乡镇,把停靠点设在村头,农民兄弟在家门口就能坐上安全舒适的客车,享受交通带来的文明。

    2006年,贵州省新建成通村公路10000公里,新增794个行政村通公路,新增1621个行政村通客运班车。到2006年底,全省已实现了65.9%的乡镇通油路和89.9%的行政村通机动车,行政村通油率达到40.6% 

    根据交通部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客运班线运行网络的示范工程及发展农村客运和开展农村客运网络化试点的部署要求,贵州省交通部门在普定县、息烽县开展农村客运和农村客运网络化试点工作。两县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克服农村客运车型结构、车辆价格与农民兄弟乘车需求矛盾,农村客运经营效益不高、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困难,摸索出了一系列有效办法。如普定县对农村客运线路审批实行备案制,息烽县提出农村客运公交化、出租化等。两县在试点期间,新增和更新100多辆客车,提高了两县农村客运班车覆盖范围,基本实现了交通部提出的通公路的行政村通班车的目标。

    在贵州许多地方,大部分农村客运班线客源少、经济效益差,经营者不愿经营,而农民兄弟又有出行需要,这是该省道路运输业有待开发的一个空间极大的市场。省交通部门正积极探索促进农村客运站场建设、加强项目管理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以利今后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加快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

    据业内人士分析,发展农村客运的一个关键是既要保证经营者有效益,又要保障农民坐得起车,因此,需要在经济手段上下功夫,切实降低农村客运车辆的运行成本,维护经营者的经济效益,确保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选择安全的经济适用型车型服务于农村客运的载客运输工具,是发展农村客运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近几年来,国内各客车生产企业都在不断推出各具特色的农村客车,其中,既有拥有较高知名度的全国性客车品牌,如所谓的三龙一通;也有独树一帜具备较强生命力的区域性品牌,如贵州万达客车等。

    记者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许多中短途客运市场上广泛使用着由贵州万达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万达牌6系列中巴客车。该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客车制造企业,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各型客车的研发和生产,近20年来一直是西南地区中短途客运车辆的主要供应商,万达牌客车已成为独树一帜具备较强生命力的区域性品牌。面对不断发展的农村客运市场,该公司依托多年来积累的轻型客车研发生产经验和能力,结合农村客车所要求的安全性、经济性、实用性、耐用性和维修便捷等特点,又研发和推出了WD6740CWD6608C6WD6550C等系列产品(座位数从10座到30座,产品配置涵盖高中低档)并已批量生产投放市场,得到了用户和运输企业的一致好评。

目前,贵州农村客运事业发展方兴未艾,到十一五末,该省70%以上乡镇建有等级客运站,所有通公路且符合安全通行条件的乡镇和行政村开通农村客运班车,乡镇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99%,行政村通达率达到95%。由此可见,像万达牌这样的农村客车在贵州山区将拥有庞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农村客运班车给贵州遵义县虾子镇村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李黔刚 摄
作者: 李黔刚  刘可燕   《中国交通报》2007年5月23日

折叠

角色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