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雪无情,情在人间。大灾面前,真情无限。
大年三十夜,我收到一条手机短信,这是来自于中国交通报社一位同事的新春问候:“经历了冰雪炼狱,迎来了春回大地,阳光这样灿烂,春风如此和煦,铭记着抢通的日夜,见证了平安的不易。”读短信的那一刻,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感动于这种关爱,是啊,这种关爱让有冰雪的日子里充满着温馨。
20多天以来,贵州省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大面积雪凝灾害。贵州省气象台先后多次发布了道路结冰橙色、红色预警信号,随后全面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二级应急响应。雪凝灾害给全省公路交通运输带来了严重影响,一时间车辆拥堵,人员滞留,物资运输不畅,道路客货运输不能正常运行。
风雪摧不垮,坚冰阻不断。我从采访中了解到,在17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贵州交通广大干部职工全力以赴,积极应对这场罕见的自然灾害,打响了这场破坚冰、保畅通的没有硝烟的战斗,确保各条公路畅通,涌现出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奉献之歌。据统计,从1月13日至2月4日,贵州全省共出动路政、养护、保洁等人员10多万人次,救援、疏散车辆10多万辆、旅客30多万名。
记得1月25日那天下午,我乘坐的越野车缓慢行驶在210国道龙里路段。在路上,我不时看到戴着棉帽、穿着桔红色工装的养护工人在国道上紧张忙碌着,有的在铲除路上的积雪,有的在清理路上被大雪压断的树枝。通过交谈我得知,他们连日来不畏天寒地冻,为了确保公路畅通,在冰雪中从早上6点一直干到晚上8点。面对超负荷的劳作,工人们却没有一句怨言。
这个冬天,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地一片苍茫”,然而,这景色给南方人带来的更多是恐惧。
这次凝冻冰雪灾害在严酷考验着我们整个社会的应急能力的同时,也考验着我们新闻工作者是否有敢打硬仗的能力。大灾面前,我们报社应急机制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给我的印象是,交通部门到抗灾一线采访的记者不是单兵作战的一个人,而是上下同心的群体。从报社到各相关记者站,大家扭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记者站平时建立起来的通讯员网络,这期间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真情像草原广阔,层层风雨不能阻隔。总有云开日出时候,万丈阳光照耀你我。真情像梅花开过,冷冷冰雪不能掩没。就在最冷枝头绽放,看见春天走向你我。”夜深了,窗外的爆竹声仍不断。我从电脑椅上直起身子,轻轻地哼起平时最喜欢唱的《一剪梅》。
来源:《中国交通报》作者: 李黔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