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213两河口至茂县段K827+250~K827+450右侧滑坡支援队组织专家对再度滑坡路段进行实地踏勘论证
G213两河口至茂县段K827+250~K827+450右侧滑坡
支援队组织专家对再度滑坡路段进行实地踏勘论证
(贵州交通赴川抢险支援队6月1日讯) 213国道两河口至茂县K827+250~K827+450路段右侧滑坡体在5月12日地震及余震的影响下,发生多次坍滑,方量约0.8万立方米。贵州交通赴川抢险支援队于5月30日18时29分将该处滑坡物质清除,打通了该段道路。5月31日凌晨5点左右,该处发生快速滑坡,方量约1.8万立方米,交通被再次阻断。贵州交通赴川抢险支援队立即组织专家对再度滑坡路段进行了实地踏勘论证。
5月31日16点30分,支援队指挥部负责人、二分队队长、地质专家现场勘察,该滑坡轴线长60至80米,宽(沿公路)约200米,滑体厚约15米,滑体物质为沙土,局部夹角砾及少量卵石,粘性极差。在地震及余震的影响下,滑体极为松散。现滑体前缘已发生滑动,堆积于现有公路上约1.8万立方米,在公路右侧形成一高约50米的陡斜坡临空面,坡度60~75度,斜坡面上局部形成“凹”面,“凹”面顶部随时可能下滑。目前,坡口线上为一台地,台地上多见平行于公路的拉张裂缝,裂缝宽越2~12cm,长达20米,深度大于15cm,裂缝距坡口达20米,在雨水、余震、施工扰动下,该滑坡体极有可能再次发生大规模的滑动(方量10~15万立方米),并向后缘发展。
地质专家认为,该滑坡路段在保通保畅的情况下,不宜在原路基上进行清方处理。原因一是施工人员及机具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扰动及余震影响以及雨水等的影响下,可能随时发生坍塌、坍滑,施工安全隐患极大;二是原公路上的滑坡物质清完后,实质是滑坡切角,滑坡体将失去原有平衡,并且清除后,给滑坡体提供了滑移空间,将产生10~15万立方米的滑坡物质,若清入河道,将对河道产生较大的污染和堵塞;三是如继续在原有公路上清理、疏通,施工工期较长,且疏通后,不及时根治,滑坡体随时可能下滑,对过往车辆、人员将构成严重威胁;四是根治难度大、费用高、不经济。
专家建议,放弃清理原公路路基上的滑体物质,将现有便道拓宽、压实,作为临时通道。在重建阶段,建议该路段向河床方向移至现有便道附近,在适当位置设置挡墙或桥梁通过。
10多万立方米的滑坡山体摇摇欲坠
距离滑坡坡口线20余处裂痕长逾100多米,宽达7厘米,存在极大隐患。
本期信息员: 陈远松 萧子静 王远峰 韩双喜 刘平军 签 审:顾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