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交通要闻

超限 疯狂的公路杀手

发布日期:2010-10-12 10:26 作者:韦波 来源: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字号:    
 
  今年1至8月,贵阳市共查处超限车辆11642辆。在这些被查处的车辆中,恶性超限现象较为普遍,而恶性超限已经成为我省公路上最严重的安全隐患——  
  ◎恶性超限还闯关被罚万元

  今年9月15日清晨6时,司机张某驾驶一辆超高加长的货车,满载一车煤从贵阳市永乐乡向龙洞堡方向行驶。他一边抽烟一边驾驶汽车小心翼翼地在路上的坑凼中绕行。

  “他们应该没有这样早上班吧,但愿我的运气好。”在自言自语中,他的车来到了龙永线(龙洞堡至永乐)贵阳市交通局治超点,突然从公路边出来了几名路政执法人员打手势让他停车接受检查。

  看到路政执法人员的手势,张某心一横,脚下猛踩油门,货车“轰”地一声冲过检查点,向前面坑坑洼洼的道路上冲了过去。随后,路政执法人员驾驶执法车紧追。

  见路政人员紧追不放,张某驾车快速来到贵新路龙洞堡收费站,想进入收费站往贵新公路逃跑,哪知道路政人员驾车已经挡在了收费站前面,在收费站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张某的车被路政执法人员拦下并暂扣在龙洞堡停车场。

  经查实,张某的货车核重为24吨(含车自重),但经检测,该车总重达51.6吨,属恶性超限超载运输。执法人员拿出《公路法》对张某进行宣传讲解,张某意识到自己的违法行为很严重,只好主动承认错误,并按照执法人员的要求登报作出检查。9月21日,公路管理部门对张某作出了1万元的行政处罚。

  像张某这样恶性超限的司机大有人在。记者从贵阳市交通局公路处了解到,从2009年9月起,贵阳市政府加强了对城区主干道、桥梁、隧道等超限超载车辆的治理工作,交通、交警等相关部门昼夜24小时对重点路段巡查,严厉打击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经过一年来的治理,超限超载运输得到了一定控制。今年1至8月,共检测货运车辆23284辆,查处超限车辆11642辆,收取补偿费74.5万元。

  ◎两公里烂路坑凼深数米

  10月9日下午两点,在龙永线龙洞堡附近,一辆面包车在两米深的路上水坑中突然熄火,司机打开引擎盖搞了半天,车还是不来电。前后堵车一片,有的司机不断按着刺耳的喇叭。有乘客建议大家帮司机把车推出水坑,但该司机坚决地说:“不推,要堵大家都堵,反正我不急。”

  几分钟后,一位小车司机来到面包车前,只见他拔出面包车的火花塞,用纸擦干净再插上,车就发动了。原来是火花塞被水打湿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段路水坑一个连着一个,小车经过水坑时,坑里的水淹到了车的保险杠位置。旁边一村民告诉记者,这段路被大车压坏很久了,小车经常被陷在水坑中造成堵车。

  “晴天满天灰尘,雨天泥浆四溅,太恼火了哦,也不知道好久才修?”村民说,由于大货车长期超限超载运输,将公路压得稀烂,雨天无从下脚,当地村民出行非常困难。

  ◎超载货车高速路上频肇事

  大货车超限超载不仅使道路遭到严重损坏,还成为高速公路交通肇事的主要元凶。

  今年1月24日13时20分许,一辆四川籍东风重型厢式货车在行驶兰海高速公路息烽黎安长下坡过程中,因车辆制动失效,与同向停驶的一辆丰田小型普通客车相撞,后又将小客车向前推行与因前方交通事故停驶的金旅大客车尾部相撞,大客车又向前与同向停驶的两车相挂,造成五车连环相撞,造成2人当场死亡。

  这样的案例在我省高速公路上数不胜数。记者从省交警总队直属支队了解到,从2006年以来,我省高速公路货车发生交通事故194次(截至2009年初),占总事故次数的37.96%,造成98人死亡,占总死亡数的28.32%,在死亡事故中占的比例最大,而货车的超载现象屡禁不止是造成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高发、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直属支队事故科科长黄巨胜在分析货车交通事故时认为,由于货车司机长期处于连续驾驶中,睡眠和休息质量无法保障,高负荷运转造成驾驶人生物节律及生物钟紊乱,使驾驶人身体持续处于亚健康状态,出现了以身体机能差、精神紧张、神经衰弱、反应迟缓、嗜睡为明显特征的疲劳综合症,为安全行车埋下了巨大隐患。

  “与客运车辆相比,货车的安全性能就更加令人担忧。”黄巨胜说,目前行驶在我省高速公路上的重型车辆具有大功率、大容量、大体积、载货重等特点,且车辆种类繁多,有进口车辆、国产车辆,而有的汽车制造厂“大吨小标”公开制假、车辆严重超载超限更是常见;加上车主为了提高车辆的运载能力,对车辆进行私自改装改型;报废车、走私车、拼装车等现象导致车辆本身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多拉快跑背后的隐忧

  “货物堆得像座山,车速慢得像头牛,煤灰黄沙满地洒,车过地陷轰隆隆”,这是人们对超限超载车的形象比喻。

  省公路局相关人士指出,目前货车超限超载有三大危害,一是诱发了大量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二是严重损坏了公路基础设施,超限超载车辆的荷载远远超过了公路和桥梁的设计承受荷载,致使路面损坏、桥梁断裂,正常使用年限大大缩短,不得不提前大中修;三是导致了道路运输市场的恶性竞争,以竞相压价承揽货源、超限超载来获取利润。

  “超限超载就像一个疯狂的公路杀手,不断威胁着公路的寿命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该人士说,治理超限超载,又存在着许多具体问题。因此,在如今的公路营运性货车中,特别是在大型营运型货车中几乎无车不超,尽管公路部门专门立法进行超限治理,交警部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但是货车超载行为仍然屡禁不止,超限车辆反而越治越多。

  “运输价格与运输成本的失衡,导致无车不超。”黄巨胜认为,目前运输市场的运输价格基本上都是由货主与承运人直接洽谈,货运市场无限制的扩张,运力资源过剩造成运输市场的供大于求,导致运输价格过低,而车辆日常的油耗费、管理费、车辆维护费等成本性支出不降反升的情况却时有发生,因此,超载超限运输成了承运人获取利益的唯一途径,虽然有时运价低得离奇,也不得不委曲求全,驾驶人与车主处于运输经营的被动局面,居于弱者地位。为了获得生存保障,广大货车驾驶员才不得不铤而走险,违法超载上路行驶。

  黄巨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说,以核载8吨的车辆计算,每50公里耗油150元,加上雇工工资和车辆折旧等各种费用,合计成本要200元以上,而实际合约运费常常只有每吨公里0.5元。例如平坝至贵阳50公里,一辆8吨货车每天平均要上缴国家各种税费150元,如果一天运一趟货至贵阳,运费只有200元,除开税费只有50元收入,如果再加上过路费、人工开支及车辆的正常磨损,是没有利润可言的,只有超载才是解决生存问题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唯一办法。由于存在这些社会根源,仅靠交警和路政部门的严管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市场运价不合理、运力供大于求,竞争激烈,于是陷入一个“超限——运力过剩——压价——再超限”循环往复、愈演愈烈的怪圈。这就是超限运输的根源。

  ◎“怪圈”能否打破?

  记者从省公路局了解到,今年5至6月,黔东南整治超限运输行动整整进行了一个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主要做法是:公路管理部门组织300余名路政执法人员分别在5条线路的9个源头对超限运输车辆不收取公路超限运输补偿费,而是进行卸载和转运工作,共计对1600多辆超限运输车辆进行了卸载,卸货6200多吨,在源头控制恶性超载运输车辆上桥上路行驶2300余辆。

  目前,大部分从凯里拉水泥到榕江、从江等地行程100公里以上的长途货运每吨全程运价为200元,每吨运价上涨了80元;在黔东南州各县市周边进行短途货运的部分货运车辆运费价格也从每吨每公里15元上涨到了35元。执行严格的限载标淮,促使了运费的上涨,增加了运输市场的有序竞争,得到了大部分驾驶员的拥护。

  一名货车驾驶员说:“以前超限,从凯里拉水泥到榕江光油费就两千四五,现在每车可以节约油费600多元,一趟货轻轻松松,到榕江比以前少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路上不累、不疲倦,安全多了。”

  “治理超限超载,不应该只在出站口罚款放行,而应该堵住进口,不让超限车上路才是上策。”一位长期跑货物运输的司机认为,以罚代管治理超限超载,只会出现恶性循环的局面,而提高运价,严格规范市场,不失为遏制这个疯狂公路杀手的一条途径。

折叠

角色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