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由贵州省牵头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云贵川高原潮湿路面凝冰(暗冰)防治技术研究”项目在贵阳通过科技部验收。
“云贵川高原潮湿山区路面凝冰(暗冰)防治技术研究”是贵州省交通运输行业首次获得的国家级重大科技支撑项目。近年来,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公路路面等设施造成大面积的破坏,如何防治凝冻天气对公路设施的破坏及凝冻天气灾后重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组织交通设计、科研、管理单位和国内一流的高校联合申报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云贵川高原潮湿山区路面凝冰防治技术研究”项目。 项目共设立两个课题:“云贵川高原潮湿山区路面抗凝冰技术研究”、“凝冰路面损伤评估、防护及修复技术研究”。
据介绍,该项目由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贵州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贵州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贵州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贵州省公路局等单位共同承担。项目主要研究凝冰路面道路交通安全危害程度及预警系统和新型路面抗凝冰材料、技术、工艺及其适用性等内容,以期形成能够根据不同凝冰路面交通安全等级来有效清除凝冰、减少路面交通灾害的路面建设技术体系,针对重大路面凝冰灾害提出包括道路交通管制、紧急交通疏导、临时清除路面凝冰措施等在内的完整应急处理措施体系,作为突发重大路面凝冰灾害的对策预案。
经过参研单位近5年的努力,项目共形成了14项相关标准和指南、抗凝冰材料制备技术等7项新技术,开发了抗凝冰粉剂等10种新材料和4种新装置,申请发明专利10余件、发表论文34篇。项目执行期间铺筑采用路面凝冰防治技术的示范工程34公里,进行了抗凝冰路面实体工程的抗凝冰效果观测验证。在沪昆高速公路贵州境贵阳至清镇段、兰海高速公路贵州境贵阳至遵义段等部分路段实施凝冰损伤路面防护及修复技术示范工程15公里,示范工程现场测试情况表明,测试路面抗凝冰性能较好。
7月24日,由中国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马林教授级高工等11位技术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在路面凝冻危害及预警等级划分,抗凝冻路面耐久性技术,凝冻路面损伤评估方法,损伤防护与修复材料、工艺与设备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会场一角
“云贵川高原潮湿山区路面凝冰(暗冰)防治技术研究”项目汇报电子课件截图。
李黔刚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