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厅党委的关怀下,厅机关离休党支部于今年8月28日-29日在厅离退休干部处全体同志的陪同下,前往黔西南州参覌考察晴隆至兴义高速公路。
大家离开貴阳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已经来到关岭县境内,老同志们再一次看到宏伟高大的垻陵河大桥,大桥有两公里多长,跨越垻陵河大峡谷,从桥面上俯瞰大峡谷,深感有千米之深,给人以一种“天沟地缝”的感覚。这座大桥排名是“全国第一、世界第六” 的大跨度悬索桥。
再往前行驶一段路,又看到了北盘江大桥,这座大桥也是亚洲同类桥中的第一大桥,给人一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度” 的感覚。在桥头的崖石上刻有“黔西南州欢迎你” 的巨大横幅。
到达晴隆县,受到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的热情接待,首先介绍了晴〈隆〉兴〈义〉高速公路建设的巨大工程,因跨越马岭河大峡谷,仅是大中型桥梁就有三十多座,立交桥六座,高速公路是四车道,时速80一100公里,晴兴高速公路于2012年12日31日正式建成通车,这样貴阳至兴义的高速公路即全线建成通车。过去在普通公路上要行驶一天半的时间,現在只要四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而且行驶平稳安全,深感高速公路的优越性。
大家在交谈中提到离县城一公里多路的二十四道拐,是抗日战爭时期的重要运输通道。一提到抗日,老同志们的劲头就来了,老干部们都是八十好几九十岁的老人了,年轻时在北方受尽日本侵略者烧、杀、搶、掠的灾难痛苦,今天来到这里听说在抗日战爭时期二十四道拐承担着抗战后方战略物资的集散地。在八年抗战中总计将四十五万吨国际援华物资和数万名远征军赴滇缅作战的运输任务,平均每天有三千多辆运送抗战物资的汽车经过晴隆。直至今日,二十四道拐经厉了半个多世纪的繁忙运输,风雨侵蚀,至今仍然保持完好,还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离开晴隆县,老同志们在行车途中边走边深有体会地议论起来,貴州是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可以说没有一片象样的平地,在这样的山区建设高速公路,必然投资大,桥梁隧道多,成本高,难度大,特別是要建成县县通高速,更是投资大,工程大,深感在职同志们肩上担子之重,同时也为贵州实現同步小康交通领先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到达兴义市,与州交通局领导交谈黔西南州交通建设情况时,老同志们亲历了貴阳至兴义高速公路的优越情况,大家感到非常满意。
参覌完晴(隆)兴(义)高速公路老同志们谈論到我们全省交通战线职工要实現会战三年,总投資4000亿,到2015年基本实現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乡镇通油(水泥)路,对于自然村、寨、村小组要实現“美丽乡村小康路”。这在贵州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大家非常关心这项艰巨的建设任务,也深知目前还存在着许多的困难,但我们坚信在厅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交通战线干部职工的努力下,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
这次参观考察,让老同志们又一次亲眼目睹了全省交通事业的发展变化,大家都说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还会一如既往的关心我省交通事业的发展。


厅机关离休党支部 吴达
2013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