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交通要闻

乌江复航,“一声号子我一身胆”

发布日期:2017-01-11 08:47 作者:liuyelin11 来源: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字号:    

1月5日,腊八节,乌江航道上,贵州沿河乌江轮船公司新引进的500吨LNG动力标船“航电1号”通过思林水电站崭新的升船机,成功翻越60多米的大坝,直向长江而去。断航13年的乌江航道,至此全线通航。

乌江源起乌蒙,汇黔中百水,穿两岸嵯峨,至涪陵入长江,千里如画。乌江航道是中国内河高等级航道规划中,最为险峻、建设难度最高的一环,故而乌江复航,不仅仅是为贵州打通了接入长江经济带的又一入口,更标志着中国内河航运的全面崛起。

乌江复航的关键节点,无疑是沙陀、思林升船机的成功投用。沙陀升船机最大提升高度为74.88米,思林升船机最大提升高度76.6米,创造了国内同级别升船机建设时间最短、提升高度最大的新纪录。

而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升船机领域的“中国年”。去年9月,三峡升船机试通航,以15500吨和113米的数字,大幅度刷新世界升船机提升重量和高度记录。相比之下,之前世界最大升船机——卷扬机驱动型的比利时斯特勒比升船机,最大提升重量8800吨,只相当于三峡升船机的一半,最大提升高度73米,不敌思林和沙陀升船机。而与三峡升船机同为齿轮齿条型的德国尼德芬诺升船机,提升总重量4300吨,提升高度仅36米。

不止如此,2016年12月18日,提升高度66.86米、过船吨位500吨的澜沧江景洪水力升船机,顺利实现船只过坝。这是中国原创、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台水力升船机,推动从思茅港到泰国清盛,全长350公里的澜沧江-湄公河航道,在中断近12年后,全线恢复通航。

至此,中国在卷扬机驱动、水力驱动和齿轮齿条三大升船机领域,都成为世界的领跑者,每一个作品,都堪称超级工程。

还没结束,在乌江航道上,压轴盛事即将粉墨登场:构皮滩水电站将采用三级垂直升船机,提升高度分别为52米、127米、79米,计划今年通航,其中的第二级,将再次刷新升船机提升高度的世界纪录。

构皮滩升船机通航后,500吨级船舶可由贵阳开阳港直航重庆,再由长江畅达太平洋。2014年至2016年,贵州实施水运建设“三年会战”,创下了多个历史之最,建成高等级航道里程达851公里,居中国14个非水网省(市)首位。2016年10月19日,贵阳签约开建16艘1000吨级LNG(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同日成立了贵州第一个船舶俱乐部——深能船东俱乐部。内陆城市贵阳和船如此紧密相连,实在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乌江思林升船机的成功通航,所代表的,是中国在内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世界级成就。而乌江成功实现500吨级船舶直航,进而升级为1000吨级航道,为贵州带来的,将是又一个巨大产业。现代升船机、绿色动力船、高等级航道,共同构筑了乌江的水上高速路,和陆上高速路相映生辉。贵州的大数据战略与基建大跨越相得益彰,陆上交通的繁荣催生了“货车帮”这样的IT新贵,水上交通的繁荣又会催生出怎样的硕果呢?令人期待。

贵州的基建变化令人赞叹。横跨山水的超级工程正在这里争先绽放:垂直高度565米的世界第一高速大桥、垂直提升高度127米的世界第一升船机……它们都是“桥”,让贵州天堑变通途的桥。这些“大桥”的背后,是中国制造的空前高度。今天的贵州堪称“超级工程博物馆”,用一项数据足以证明:世界顶级的125座大桥中,贵州就有51座,其中好几座,就雄赳赳跨在乌江上。站在桥面,能听见风声雨声,还有烙印在山石里隐约的船工号子声……

“一声号子我一身汗,一声号子我一身胆”,曾经一步一滩、滩滩鬼门关的乌江航道,早不见了当年的“歪屁股”船,替换成如今的巨轮穿梭,通江达海——江,是长江经济带;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畅想当年秦国大将司马错率十万之众溯流而上,开乌江航路,这是2297年的时光,变的是两岸人世,不变的是浪遏飞舟。

作者:黄浩

折叠

角色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