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1日,随着右幅最后一个预制节段精准就位,由贵州交建集团所属公路集团承建的纳晴高速乌蒙山大桥右幅主拱圈顺利合龙,大桥主桥跨径270米,左幅全长491.5米,右幅全长511.5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首座钢桁腹杆——混凝土组合拱桥。
作为纳晴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之一,乌蒙山大桥主桥结构为270米上承式钢桁腹杆——混凝土组合拱桥,乌蒙山大桥总体施工进度达67.28%,为纳晴高速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乌蒙山大桥跨越阿志河谷及两侧斜坡建设,高峡深谷,地面最大横坡接近65度。为适应这一复杂地形,乌蒙山大桥桥型方案结合桥址处地形、地质条件、危岩带等实际情况,主桥结构采用上承式钢桁——混凝土组合拱桥,这种结构在拱桥上是第一次采用。
伴随着该桥的建设,将形成山区大跨度钢桁腹杆——混凝土组合拱桥的施工技术体系,丰富200米至400米跨径的桥梁结构类型,成为我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桥梁;同时将有力改善贵州省交通运输格局,促进西南地区旅游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据介绍,乌蒙山大桥采用钢桁——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不仅减轻了自重,这种结构相比较于常规钢筋混凝土拱桥减轻自重27%,使得拱座尺寸最大限度地减小,使得桥梁整体结构更稳定安全,也极大节约了钢筋混凝土用量和拱座开挖量进,从而达到降碳节能减排的目的。
为配合该桥型的建设,项目建设团队在大桥主拱圈施工时创新研发了大节段拱肋预制拼装技术和大吨位无塔架可横移式缆索吊装系统,在提高施工效率、减少高空作业风险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与此同时,乌蒙山大桥主拱圈施工采用贵州交建集团所属公路集团自行研发的“无塔架缆索吊装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并在边坡锚索“永临结合”设计与施工、拱座开挖出渣施工、预拼场综合布置等方面融合了绿色施工的先进理念。
乌蒙山大桥
右幅主拱圈吊装合龙
乌蒙山大桥施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