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交通要闻

力抗3360吨 !世界第一高桥顺利完成荷载试验“大考”

发布日期:2025-08-26 08:46 作者:刘力维 刘青 来源: 贵州日报 字号:    

8月25日,经过5天紧张有序的检测,由贵州交投集团所属桥梁集团承建的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荷载试验全部顺利完成,向着9月底通车目标迈出关键一步。

本次荷载试验根据桥梁汽车设计荷载等级合理设计布载方案,通过动、静载“双考”,系统地评估了大桥主缆及吊索、主梁、主塔、锚碇四大系统的实际工作性能。

静载试验原定于8月21至23日开展,受复杂多变的天气状况影响,检测团队动态调整试验方案,分别于21日、22日、24日和25日开展静载试验。试验所需车辆共3个量级,分别为18辆、48辆、96辆依次递增,最大载重达3360吨,模拟不同交通流量和荷载分布情况,确保对大桥各个部位不产生损伤的前提下进行全面加载测试。

动载试验于8月23日开展,四辆重型加载车以30至60公里/小时速度行驶和制动,通过车辆激励获取主梁控制截面放大系数,检验桥梁在动荷载作用下的行车安全。“荷载试验是通车前验证结构安全的关键环节,如同桥梁毕业前参加‘高考’。”贵州交投集团所属桥梁集团六安8标项目总工程师刘豪介绍,初步分析显示,大桥在试验荷载下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各项指标正常。

在贵州修桥,地形是最大的挑战。“桥位和桥型绝不是为破纪录而选择,更不是简单地决策。”在贵州交投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韩洪举看来,真正的创新,不是盲目地追求跨径和高度,而是要让桥型与地形和谐共处,让技术为自然量身定制。

全长2890米,主桥跨径1420米的花江峡谷大桥,桥面到水面高度625米,建成后主桥跨径居山区桥梁跨径世界第一、桥梁高度居世界第一,成为中国基建技术和工程智慧在极端条件下的集中体现。

自2022年1月开工建设以来,花江峡谷大桥经过了“无人机引线→挖根(锚碇)→立柱(索塔)→编绳(猫道架设与主缆牵引)→吊装(钢梁“空中拼积木”)→合龙→桥面铺装与附属设施安装”一系列充满挑战与智慧的步骤。

山高谷深,地形险峻,风力、湿度、温度等变化莫测,花江峡谷大桥的建设,不仅仅是钢筋混凝土的堆砌,更是无人机技术、BIM建模、智能监测、超高强度材料和新工艺工法的集大成者,先后获授权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部分经验被纳入国家桥梁技术标准。

作为贵州桥旅融合3.0样板,花江峡谷大桥还规划建设了景旅一体的云渡服务区,打造了如高空观光电梯、玻璃观光廊道、极限竞速跑道等一系列极具特色的桥旅融合项目。建成后,关岭贞丰两岸的通行时间将由原先的2小时缩短至2分钟,将与黄果树、龙宫、万峰林等旅游资源形成联动,打造世界级旅游新地标。


折叠

角色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