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6日

贵州省公路局关于G320盘县 营上至坪箐(火铺)段改扩建工程 (G320国道盘县红果主城区过境段改线工程)施工图设计及预算的批复

发布日期:2015-10-20 14:33 作者:省公路局办 来源: 信息中心 字号:    
六盘水市交通运输局:
《六盘水市交通运输局关于请求对G320盘县营上至坪箐公路施工图设计审查的请示》(六盘水交请〔2015〕36号)及相关附件收悉。省公路局组织相关单位对该项目施工图设计进行咨询审查,设计单位根据评审意见已完成施工图设计修改完善工作。根据《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关于G320盘县营上至坪箐(火铺)段提级改扩建工程(G320国道盘县红果主城区过境段改线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黔交公〔2013〕71号)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批复如下:
一、设计单位贵州通远公路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根据咨询专家的咨询意见及评审会议纪要修改后的提交的《G320盘县营上至坪箐(火铺)段提级改扩建工程(G320国道盘县红果主城区过境段改线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基本执行了初步设计批复意见,内容完整、图表清晰、技术指标选用合理、设计方案基本可行、投资控制合理、设计深度满足《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要求,同意交付使用。
二、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
(一)G320盘县营上至坪箐(火铺)段提级改扩建工程(G320国道盘县红果主城区过境段改线工程)起于盘县红果镇东北面的营上BPK0+000=G320线K2449+874,经旧铺、小岩、华家屯、滑石板、赫家庄、放马坪、下西铺、奋基厂、三道沟,终点为火铺坪箐EPK31+353.044=G320线K2483+000,路线全长29.527公里。施工图设计建设规模与初步设计批复29.56公里基本一致。
(二)全线按二级公路标准进行改扩建,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K0+000~K2+765段32米、K2+765~K15+360段10米、K15+360~K31+353.044段8.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桥涵设计洪水频率为大桥、中桥1/100,小桥、涵洞等为1/50;其他技术指标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有关规定执行,特别困难路段平纵指标经论证后可适当降低。施工图设计采用的技术标准与初步设计的批复意见基本一致。
三、路线。
(一)施工图设计起点、主要控制点、终点和路线走向符合初步设计批复意见要求,路线总体设计原则把握较好,路线方案基本合理,平纵指标基本恰当,同意路线设计方案。
(二)本项目标志、安全设施设置数量偏少,下阶段要完善平面交叉路口道口桩、限速标志、桥名及荷载标志、连续急弯陡坡路段轮廓标、非公路部门管养路段提示标志、注意行人、路基宽度变化、平交路口导向箭头标线等相关安全设施,完善《区域路网交通平面布置图》。
四、路基、路面。
(一)同意路基横断面型式、组成设计参数及路基防护、排水和特殊路基设计方案。
(二)做好土石方调运,尽量利用石方,废弃土方;优化取弃土场设置,合理设置拦渣墙及排水沟等设施,减少水土流失及环境影响。
(三)加强对原有老路支挡及防护设施的调查,合理确定利用方案,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要拆除重建或进行加固,保障公路营运安全。
(四)同意K0+000~K2+765段路面结构组成为:4厘米厚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乳化沥青粘层(不计厚度)+6厘米厚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乳化沥青粘层(不计厚度)+8厘米厚AC-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透层沥青(不计厚度)+38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厘米厚级配碎石底基层,总厚度76厘米,设计弯沉值20.6(0.01毫米);同意K2+765~K31+353.044段路面结构组成为:4厘米厚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乳化沥青粘层(不计厚度)+5厘米厚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1厘米厚下封层+32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厘米厚填隙碎石底基层,总厚度62厘米,设计弯沉值28.5(0.01毫米);实施中要加强老路病害调查和处治,确保其强度满足路面设计参数要求,完善充路面结构计算书。
五、桥梁、涵洞。
(一)本项目共设有1432.952延米/14座大、中桥,分别为:
1.赫家庄大桥(K11+380),上部构造为12×30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结构,全桥分为三联,每四跨为一联;下部构造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扩大基础,桥墩为双柱式墩,其中3、5、6、7墩采用墩梁固结,桩基础;桥梁全长379 米,桥梁宽度为净10.5~11.0米(行车道)+2×0.5米(护栏),全宽11.5~12.0米。
2.放马坪大桥(K12+423),上部构造为5×20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下部构造0号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桩基础,5号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扩大基础,桥墩为双柱式墩、桩基础;桥梁全长112 米,桥梁宽度为净9.5米(行车道)+2×0.5米(护栏),全宽10.5米。
3.牛泥塘中桥(K14+237),上部构造为5×13米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板,采用先简支后桥面连续结构;下部构造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扩大基础,桥墩为双柱式墩、桩基础;桥梁全长78 米,桥梁宽度为净9.5米(行车道)+2×0.5米(护栏),全宽10.5米。
4.下西铺中桥(K15+875),上部构造为1×20米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构造桥台为桩柱式桥台;桥梁全长26米,桥梁宽度为净9.5米(行车道)+2×0.5米(护栏),全宽10.5米。
5.下西铺大桥(K17+170),上部构造为8×20米钢筋混凝土连续弯箱梁,全桥分为两联,每四跨为一联;下部构造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扩大基础,桥墩为单柱式墩,其中4号墩采用双柱式、桩基础;桥梁全长170米,桥梁宽度为净7.5米(行车道)+2×0.5米(护栏),全宽8.5米。
6.冷水沟1#桥(K17+625),上部构造为2×16米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下部构造0号桥台为桩柱式桥台,2号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扩大基础,桥墩为双柱式墩、桩基础;桥梁全长40.5 米,桥梁宽度为净7.5米(行车道)+2×0.5米(护栏),全宽8.5米。
7.冷水沟2#桥(K18+471),上部构造为3×16米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下部构造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扩大基础,桥墩为双柱式墩、桩基础;桥梁全长58 米,桥梁宽度为净7.5米(行车道)+2×0.5米(护栏),全宽8.5米。
8.冷水沟3#桥(K18+669),上部构造为5×16米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下部构造0号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扩大基础,5号桥台为桩柱式桥台,桥墩为双柱式墩、桩基础;桥梁全长90 米,桥梁宽度为净8.3米(行车道)+2×0.5米(护栏),全宽9.3米。
9.岔河1号中桥(K23+104.5),该桥上部构造为3×20米钢筋混凝土连续弯箱梁,全桥为一联;下部构造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扩大基础,桥墩为双柱式墩,桩基础;桥梁全长73.452米,桥梁宽度为净10.5米(行车道)+2×0.5米(护栏),全宽11.5米。
10.岔河2号中桥(K23+263),上部构造为4×20米钢筋混凝土连续弯箱梁,全桥为一联;下部构造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扩大基础,桥墩为双柱式墩、桩基础;桥梁全长90米,桥梁宽度为净8.0米(行车道)+2×0.5米(护栏),全宽9.0米。
11.岔河3号中桥(K23+380.5),上部构造为3×16米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下部构造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扩大基础,桥墩为双柱式墩、桩基础;桥梁全长56米,桥梁宽度为净8.0米(行车道)+2×0.5米(护栏),全宽9.0米。
12.出水湾子中桥(K27+976),上部构造为4×20米钢筋混凝土连续弯箱梁;下部构造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扩大基础,桥墩为双柱式墩、桩基础;桥梁全长93米,桥梁宽度为净8.0米行车道+2×0.5米护栏,全宽9.0米。
13.大箐沟1号中桥(K29+572,上部构造为3×20米钢筋混凝土连续弯箱梁;下部构造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扩大基础,桥墩为双柱式墩、桩基础;桥梁全长76米,桥梁宽度为净8~10.5米(行车道)+2×0.5米(护栏),全宽9~11.5米。
14.大箐沟2号中桥(K29+727),上部构造为4×20米钢筋混凝土连续弯箱梁;下部构造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扩大基础,桥墩为双柱式墩、桩基础;桥梁全长91米,桥梁宽度为净8~9.5米(行车道)+2×0.5米(护栏),全宽9~10.5米。
根据现场勘察及查阅桥梁养护资料,上述十四座大、中桥均处于良好状态,初步同意采取桥面系改造方式加以利用,但应进一步收齐原桥竣工图和进行桥梁检测,作为利用支撑材料,如通过桥梁检测,汽车荷载达不到公路-Ⅰ级的要求,应根据桥梁检测评定资料采取加固设计,完善桥梁两端限速标志及相应设施,保证营运安全。
(二)原则同意采取桥面系改造方式利用烂坝小桥(K20+714.7)、石家庄小桥(K21+610.6)等二座小桥,要收集齐全桥梁竣工图及检测评定资料,作为利用支撑材料。
(三)全线共设置涵洞1479延米/83道,布置基本合理,能够满足排水要求,所选用的涵洞形式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原则同意涵洞工程施工图设计。实施时要优化涵洞位置及交角,进口跌水井要设置人行踏步,方便养护,涵洞上方路肩应设置冒石并显著标示。
五、隧道。原则同意利用三道沟隧道,隧道起迄桩号为K26+848~K27+100,全长252米,采用单洞双向行车道布置,建筑界限净宽:0.75米(人行道)+0.25米(侧向宽度)+2×3.5米(行车道)+0.25米(侧向宽度)+0.75米(人行道),全宽9.0米,建筑界限净高:5.0米。
六、路线交叉。全线共设置平面交叉40处,原则同意路线平面交叉设计方案。
(一)完善路线与等级公路交叉设计高程数据图,完善渠化设计。
(二)应对平交岔道加宽值和视距进行复核,完善道口桩,加强被交叉道路安全警示标志、纵坡和视距核查并在岔道上设置强制减速带。
(三)完善被交叉道路路面结构设计。
(四)管线交叉均应满足公路净空要求。
七、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
(一)下阶段要强化公路两侧、边坡、弃土场等绿化和美化设计,打造多色彩、多层次立体绿化带,结合地形条件完善加水点、公交或便民停靠站(结合紧急停车带)等便民服务设施。
(二)要贯彻绿色交通理念,强化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措施,合理选择拌合场位置,避免乱挖乱弃,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
八、施工组织。
(一)实施中要强化施工保畅措施,完善临时标准和防护设施,尽量减少施工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二)施工中应及时做好高开挖边坡的防护措施,避免出现新的地质灾害;做好高坎边的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九、施工图预算。
(一)本项目施工图预算依据交通运输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JB06-2007)、《公路工程概算定额》(JTJ/T B06-01-2007)、《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J/TB06-02-2007)、《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J/TB06-03-2007),以及贵州省有关规定进行编制,采用的编制办法、费率正确,定额选用基本合适,材料单价基本合理,工程量录入基本准确。
(二)施工图设计预算总金额为58223.7904万元(详见附件),比批复概算63675.4531万元降低8.56%。最终工程造价以竣工决算为准。
十、有关要求。
(一)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组织实施,认真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选择从业单位。要及时办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施工许可和项目管理机构备案等手续。
(二)本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及费用由盘县人民政府负责,请尽快落实征地拆迁费用,尽快完成征地拆迁工作,确保项目无障碍实施。
(三)请业主单位督促设计单位按照本批复提出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施工图设计文件。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图设计组织实施,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变更设计。
(四)你局要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加强项目管理,建立健全质量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经费和安全施工措施,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原材料管理;注重生态保护,加强资金监管,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建设精品工程。
(五)工程开工后,每月22日前向省公路局项目管理处报送工程形象进度月报表。
 
附件:G320盘县营上至坪箐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图预算审定
 
 
 
贵州省公路局
2015年8月13日
 
 
折叠

角色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