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经过一个多月的走访、调研、排查,基本掌握了村里的情况。米乐村村域面积7.37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234户1047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452亩,人均占有1.39亩,森林覆盖率17.6%,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地理位置偏僻,土地分散,人户密集,坡陡路窄,村子处于高山峡谷之间的低洼盆地,落差大,地势险恶,村里的气候炎热、干燥,年降水量少,十年九旱,村民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
2014年3月26日,驻村工作组与村支两委召开了米乐村交通现状讨论会,认真分析米乐村道路实情。大家一致认为,要想改变村里贫穷落后的现状,要想提高村民经济收益,要想让村民走出大山,首要问题就是要解决交通问题,只有交通解决了,后面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这也是广大村民最关心、最迫切、最希望解决的问题。
为切实掌握道路准确数据,驻村干部钟茗将村支两委干部及驻村干部分成两组,并利用在交通系统学到的专业知识教他们如何测量公路,在他的组织下,两个测量组对米乐村的路况进行实地测量、勘察。分别测量米乐至牛棚镇团山村三组、合营组至斗古乡石营村的路况数据。经过五个小时的实地行走勘测,米乐村交通现状总结下来有三点:一是合营组至斗古乡石营村公路长2.65公里,其中1.65公里为村民自建的土石路,宽约1.5米左右,道路狭窄陡峭,上下艰难,0.98公里无路可走。两组共涉及农户有75户378人,与石营村交叉的土地500亩左右;二是米乐至牛棚镇团山村三组2.996公里,其中1.6公里路是村民自建的土石路,宽处1.5米,剩余1.396公里是人行毛石路,部分路段甚至无路可行,村民基本在乱石峡缝中穿行,道路蜿蜒,坡大路陡,村民在这样的道路上行走,安全隐患极大,极易发生跌落危险。三是中街组至米乐组的通组公路0.75公里,涉及农户27户106人,农户出行难、种地难、天干灰尘肆虐、下雨泥泞难行。
村情掌握了,阻碍村民发展症结找到了,路也测量了,路怎么修?资金到那里想办法?是摆在驻村干部钟铭与其他驻村干部、村支两委干部当前最难的问题。

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全体成员及村支两委在米乐村卫生室召开米乐村交通现状讨论会。

村支部书记黄勇、驻村干部殷景红、马武全测量道路。


米乐村委会副主任黄先军与组长李小明测量道路。
(严天华、何志华、李禹宏、钟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