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贵州交建集团公司收购从江香猪行动在加勉乡各地如火如荼开展,首批订购的300头滞销香猪已全部完成检疫、装车等工作,正浩浩荡荡运出月亮山区。
在污扣苗寨路口,该公司设置的香猪收购点被闻讯而来的苗族同胞围得水泄不通,公司派驻加勉乡脱贫攻坚前线工作队队员们忙得不亦乐乎,一边通过地方村干“苗汉翻译”询问情况,一边在给排队的香猪“编号”登记。
据队员邱秀忠介绍,在前期开展的脱贫攻坚精准调研过程中,他每到一户贫困群众家中访问时基本上都会遇到同一问题:想发展香猪养殖,但没有销路!尤其让他耿耿于怀的是污扣村民三组村民韦老格问起的那句话:“你们能不能帮忙卖掉家中的猪……”。
一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却成了队员们的“心病”!为切实帮助贫困群众解决香猪销路难题,邱秀忠第一时间将调研情况向上级部门作了汇报。贵州交建集团公司对此高度重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贵平多次深入污弄、污扣、党翁等村寨开展调研,并组织相关人员进村入户统计滞销香猪数量,同时与贵阳多家腊制品专业生产公司、厂家对接香猪深加工事宜,为香猪销售拓展渠道。
据悉,从江香猪是我国珍贵的微型地方猪种,具有瘦肉厚、纤维细、脂肪颗粒小、香味浓郁等特点,仅产于从江西部的月亮山区,曾被列为中国八大地方猪种之一,收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之中,因此,从江县也被称为“中国香猪之乡”。
近年来,加勉乡党委、政府一直在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的香猪产业发展模式,也曾引进几家企业实地考察,并帮助村民组建了“香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但由于交通设施条件差,运输成本高,香猪产业一直得不到有效的发展。
2016年8月,从江县加勉乡因贫困发生率高而被列为“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按照党中央和贵州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省委常委、副省长慕德贵挂帅担任“从江县加勉乡极贫乡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省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厅长王秉清担任常务副指挥长,正式拉开了加勉乡“脱贫攻坚”战斗序幕。省交通运输厅作为定点包干责任单位,积极行动,迅速组建“前线工作队”进村入户开展精准调研,并制定“七项攻坚行动”计划,以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产业就业脱贫,给“从江香猪”这个老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香猪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解决销路问题!”加勉乡扶贫办工作人员说,在加勉本地,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养有香猪,这是加勉广大群众的传统产业和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但由于加勉当地没有屠宰场,加上地势偏远,运输成本高,从各地进入加勉收购香猪的商贩只能通过降低价格来保障效益,导致群众收入普遍减少。
据污扣村支书李文胜介绍,当前污扣村贫困群众家中约有100余头香猪待出栏,以往都是村民自己拉到20多公里外的宰便镇去卖,偶尔有些商贩进寨买猪也只是三五头,这样大规模的收购还是头一回,而且价格与其他乡镇一样的更是少见。
在污娥村新寨,贵州交建集团公司脱贫攻坚队队员蹲点一天就收购了近百头香猪,这远远超出了预期结果。
“为了2个孩子的学费,去年家中养殖的4头香猪都是拉到宰便卖的,光运输费用就花去好几百元!”村民梁老动用不太流利的客话(汉语)说道,最近家中的5头香猪眼看就该出栏了,正愁没有销路,想不到能遇上这样的“好事”,在家门口就能收到一万三千多元的卖猪钱,而且还省掉了运费,来年我要养殖8头。
“以前因为交通条件差,运输成本高,我们养殖的香猪没有形成商品!”老支书韦正忠说道:“如今水泥公路修到了家门口,便利的交通提升了香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再加上政府的扶持,有了销路之后,大家都乐意发展香猪养殖。”
“产业扶贫关键是扶人,要让广大贫困群众自觉养成想发展、敢发展的意识,彻底甩掉等、靠、要的思想,才能真正拔掉穷根!”贵州交建集团党委副书记周建华说道。下步,该公司将以此作为抓手,建立香猪销售试点,积极为加勉乡“产业发展脱贫攻坚”探索对策。
(文荣刚 文/图)